世界上最长寿教授过110岁生日 出书揭秘养生经——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社会新闻
    世界上最长寿教授过110岁生日 出书揭秘养生经
2009年05月06日 09:30 来源:扬子晚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世界上最长寿的教授、南京最长寿的男性老人——南京大学博士生导师、教授郑集,今天迎来他110岁的生日。郑老出生于1900年阴历四月初八,号礼宾,四川南溪刘家镇人,是我国著名的生物化学家,是我国衰老生化研究学科的奠基人,还是我国生物化学和营养学研究的先导者之一。在110岁高龄时,他竟然出了一本书名叫《不老的技术:百岁教授养生经》的养生书。昨天,记者探望了这位传奇的老人,试图揭秘他的养生之道。

  最爱吃香蕉和巧克力

  昨天下午3点,记者来到了郑老位于南秀村的家。那是一栋两层红砖小楼房,小院子里青草茂盛,一株广玉兰和两株芭蕉树足足有两层楼高,月季、一串红开得分外娇艳。“这三棵树是郑教授亲手种的,请等一下,他还在午睡。”照顾了郑老15年的陆阿姨说。一楼的客厅简陋得让人吃惊,只有一张很小的方桌,还有旧得看不出颜色的柜子。

  郑老平时饮食有什么讲究吗?陆阿姨报出了郑老独创的“长寿菜单”:起床先空腹喝一杯蜂蜜水,早餐一杯牛奶,吃用五颗红枣、三颗桂圆、15~20颗枸杞子一起煮的食物,还有一小块蛋糕;中午三菜一汤,黄豆炒瘦肉丝、凉拌苦瓜、清炒生菜、西红柿嫩豆腐汤,再来点稀饭,里面放一点红豆、山芋,稀饭熬1个小时左右,很稠;晚饭是藕粉、包子、面条、馄饨之类容易消化的食物,有时是煎鸡蛋饼。

  不少人误以为老年人不宜吃荤菜,其实适量的荤菜是必需的。“他喜欢吃鲈鱼,还有小公鸡的翅膀和腿。晚饭也换着花样来。今天晚饭我做菜饭,青菜加点梅条肉丁,有时候也切点皮蛋放进去。”陆阿姨说。

  除了正餐,郑老每天水果不断。陆阿姨说,郑老最爱的水果是香蕉,中午、晚上各一根,因为年龄大了、活动少了,容易便秘,吃香蕉的好处就是每天大便数次、每次量少。更让人吃惊的是,郑老居然跟小孩子一样爱吃巧克力!郑老的说法是,巧克力是抗氧化食品,对延缓衰老有一定功效,还能缓解情绪低落,使人兴奋。

  巧用背包带做运动

  3点45分,郑老起床收拾完毕,记者踩着木地板的楼梯,来到二楼的主卧室里,见到了这位“老寿星”。白衬衫外罩一件马甲,郑老正坐在床边活动筋骨,运动方式很奇特,双手扯着一根背包带的两头,绷得直直的,一会儿在后背蹭蹭,一会儿在大腿上蹭蹭,一会儿又转移到脖子。见到记者讶异的眼神,他解释道:“这是我自创的运动方法,这几年岁数大了,下床行走不便,用带子在床上就能做运动,你看,这样搓搓能活血。”说着,他又开始按摩,自己搓搓手,摸摸头,全身关节活动活动。

  卧室里的小书橱、书桌看起来像是上世纪八十年代的,白墙斑驳,地板红漆也磨得发白了。一张窄窄的单人床,一台21英寸电视,可见郑教授是个很节约的人。他的书桌旁的墙上有一张纸,上面写着“每天作息安排:早上5:00起床,中午12:45午睡,下午2:30—3:30起床,晚上10:00睡觉。”陆阿姨说,这张表郑老可是严格执行的,再冷的冬天,郑老都按时起床。记者感叹道,难怪110岁高龄除了耳朵有点背,仍然思路清晰、言语流畅。

  出书谈养生之道

  就是110岁的高龄,郑老竟然还出了一本书名叫《不老的技术:百岁教授养生经》的养生书,这是继去年出版《鉴证长寿:百岁教授的养生经》之后的第二本书,在台湾地区发行。据了解,郑老在书中还向大家介绍了一套他自己编排的健身操,“对促进身体循环很有好处”,郑老这样说。

  郑老认为,长寿的实质就是延缓衰老,他昨天向记者介绍起了长寿之道。“要想长寿,就得科学化地饮食,不要违反自然规律。更重要的是凡事要想得开,心平气和了身体才能健康。”郑老还提醒人们不要过分迷信保健品,倒是可以服用一些维生素,“不用选贵的,国产的和进口的都是一个物质。我一天要吃三四毛钱的维生素。”

  本报昨天还向郑老提前送上一份特别的贺寿礼——新华日报纪念银币。当听说这枚纪念币的来历时,郑老有些激动地拉着记者的手说:“新华日报、扬子晚报我知道啊,以前我每天都看的,现在年纪大了,眼睛看不清楚了,有时会让护工们念给我听。”(徐兢)

【编辑:朱博
    ----- 社会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