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冒名顶替上大学”事件内幕调查——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社会新闻
    “冒名顶替上大学”事件内幕调查
2009年05月07日 07:44 来源:中国青年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邵东一中,罗彩霞和王佳俊读高中时的母校。 本报记者 李菁莹摄
【点击查看其它图片】

  5月6日,中国青年报记者来到湖南省邵阳市邵东县,就2004年罗彩霞被同班同学王佳俊冒名顶替上大学的内幕展开调查。

  罗彩霞和王佳俊均为2004年邵东县邵东一中298班应届文科毕业生,当年在填报志愿时,王佳俊在本科二批院校志愿栏填了贵州师范大学,而罗彩霞填的是湖南人文科技学院。

  但高考分数出来后,两人的分数均未达到贵州师大最低录取分数线。罗彩霞考了514分,王佳俊则是335分,而2004年湖南省文科本科二批分数线为531分。

  根据教育部规定,从高考录取到大学报到有着非常严格的程序。两人都没有达到分数线,罗彩霞也没有填报贵州师范大学的志愿,王佳俊却成功地冒罗彩霞的名,顺利通过了贵州师范大学的入学身份审核并注册了学籍,4年后取得毕业证书和学士学位证书,顺利毕业。

  县教育局:此事与我们无关

  来到邵东县教育局招考办(全称为“招生考试委员会办公室”——记者注),中国青年报记者很顺利地见到了招考办主任申晓云。说明来意后,申晓云没有过多的解释,他从隔壁柜子里拿出一份“关于罗彩霞、王佳俊两名考生2004年参加高考的情况说明”,上面写道:“从我县当年录取档案资料看,罗彩霞、王佳俊均未被任何学校录取,王佳俊是以什么方式和手段用罗彩霞的身份被贵州师大录取的,具体情况我们不知情,王佳俊的做法纯属个人行为,与邵东教育局无关。”这份情况说明书上,盖有县招考办大红公章。

  坐在申晓云对面的一名女士,一直向中国青年报记者强调,这和县教育局一点关系都没有,高考录取都是上级机关的事,县招考办只负责组织报考、收集体检信息、了解录取信息等情况。直到离开,记者才知道这名女士是县教育局分管招生的副局长陈爱珍。

  在该县2004年高考录取学生名册上,记者确实没看到罗彩霞和王佳俊的名字。

  联合调查组:假罗彩霞被贵州师大定向录取

  在邵东县教育局采访时,记者意外遇到邵阳市教育局调查小组也在调查此事。经了解,邵阳市已经对“罗彩霞被冒名顶替上大学”一事专门成立了由市纪检委牵头,市教育局、市公安局参与的联合调查组。

  调查组成员、市教育局考试院副院长王志雄对邵东县2004年高考录取学生名册上没有罗彩霞的名字颇感惊讶。他告诉记者,邵阳市当年的录取名单上有罗彩霞。

  随后,王志雄取来一份传真件,是“湖南省邵阳市2004年高校招生考试录取总名单”。在这份名单上,确实有罗彩霞的名字,并在“录取计划性质”一栏里写着“国家任务定向”。王志雄向记者解释,这说明王佳俊当年是假冒罗彩霞之名,被贵州师范大学以定向生录取的。

  王志雄说,2008年国家全面废除了大学定向招生的政策,而此前,大学是有权力定向招生的。那时,很多高校可以在学生家长交了钱后直接把录取通知书交给他们,而定向招生可以下浮20分。当年罗彩霞的高考分数是514分,离本科二批分数线相差不到20分,正好在定向录取的范围内。

【编辑:邱观史
    ----- 社会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