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管“亚文化”带给人多少想象 ——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社会新闻
    城管“亚文化”带给人多少想象
2009年05月11日 12:27 来源:法制日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5月7日我听凤凰卫视杨锦麟读报,说到英文把“城管”直译为“chengguan”,成了一个英文新词,我就乐了。“城管”不仅成了一种语言文化现象,还成了一些电子游戏中的游戏对象。围绕着越来越多城管新闻的出市、上街,“城管”构成了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可称之为“城管亚文化”。

  亚文化又叫副文化,是与主文化相对应的、非主流的、局部的文化现象。“城管亚文化”大约是当前中国独有的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比如其中有“服装文化”———为了迎亚运、创文明,广州城管刚刚换了新夏装,选择浅色调的天蓝色,着重体现“清新亲民”风格。

  而最不能忘记的,是城管对“搏击文化”有非常贡献,那就是正式出版了《城管执法操作实务》,这个“制暴秘笈”里有“使人脸上不见血、身上不见伤”的搏击最高境界。

  城管行为还导致了网络“恶搞亚文化”。曾有网友通过PS技术,勾画了新《清明上河图》:城垣依旧,只是城管来了以后,街上已无人烟,尽是散落着的零碎物、被打翻的箩筐和篮子……

  显然中国网友是了解中国城管的,而境外媒体对中国“城管亚文化”的认知能力确需提高。比如德国《世界报》将“chengguan”描述成“身穿与警察类似的制服,只是袖子上缝着‘城管执法’袖标的半官方执法者”。这是表面现象的粗浅概括,没有抓住文化内核。

  也难怪,国外发达的不是“城管亚文化”,反而是“摊贩亚文化”。美国并无城管,法国城市管理由警察依照法律进行。而在韩国,小摊成了一种“道路亚文化”:只要你申请加入“小摊业主协会”,获得批准后就可按规矩“出摊”。那年我访问瑞士,有意识地拍摄了不少小摊小贩占道经营的照片,那么发达的国家,照样宽容摊贩。这样的社会文化心理,何尝不是更人性的?

  城管说起来就是城市街面的行政管理。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就说,城管要对小贩宽容一些,无非是卫生问题和堵塞交通问题。可是,这么简单、这么鸡毛蒜皮的城管,为什么总能弄得惊天动地?由于“自我利益化”,城管“动手能力”超强,结果陷入与摊贩战争的汪洋大海里,从而造就了一种“亚战争文化”。

  问题的解决,最根本的是全国人大或中央政府出台城管法规,彻底转变城管职能,并且严管城管,从根子上一揽子解决问题,从而化干戈为玉帛。《国家人权行动计划(2009-2010)》已经说了,国家将强化行政执法和司法中的人权保障。城管就是一种行政执法而已。此前,则要求城管回到“行政管理”的本源,就是明白“行政”、淡化“执法”,不要认为自己真的是什么“执法组织”。

  什么是“行政”?著名的《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对“行政”一词有这样解释:广义上讲,行政就是对生活进行管理,其基本含义与“去伺候”是一样的。“去伺候”三个字出现在这本英国的政治学百科全书上,曾让我大吃一惊,随即就想明白了:“去伺候”不就是“去服务”吗?不就是我们一直倡导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吗?城管若是懂得“去伺候”,若是践行“去伺候”,真把摊贩当成了伺候、服务的对象,那必定就是你我一家亲、有话好好说,哪里还会有你打我我打你、你杀我我杀你的悲惨之事屡屡发生?(浙江徐迅雷媒体人)

【编辑:吴博
    ----- 社会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