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城风景线:《小团圆》引发张爱玲沪上旧宅踏访潮——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社会新闻
    申城风景线:《小团圆》引发张爱玲沪上旧宅踏访潮
2009年05月18日 00:53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4月9日,新上市的张爱玲遗作《小团圆》简体版在上海书城受到沪上张爱玲迷热捧,短短半日销售百本。 中新社发 潘索菲 摄

版权声明:凡注有“cnsphoto”字样的图片版权均属中国新闻网,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使用。

  中新社上海五月十七日电 题:《小团圆》引发张爱玲沪上旧宅踏访潮

  作者: 郑莹莹

  一部封存数十载的《小团圆》,一个扑朔迷离的张爱玲。颇具张爱玲自传性质的《小团圆》出版后引发各地“张迷” 狂热追捧。而在《小团圆》中大部分故事背景所在地——上海,一股探访张爱玲旧宅、揭秘其人生地图的热潮再度出现。

  从知名的常德公寓、百乐门舞厅,再到被考为张爱玲的出生住宅的清末明初老房……,一幢幢见证张爱玲出生、成长、初恋、成名的沪上老建筑凝聚起她笔下的各色人生。

  《小团圆》中用了很多笔墨来描述张爱玲和她的姑姑在常德公寓生活的片段,张爱玲在此生活了六年多,并完成了其一生中最主要的几部小说的创作。常德公寓因此成了各方“张迷”们热衷探访之处。尽管在底楼赫然用白底黑字告示:“私人住宅,谢绝参观”,但每日从香港、台湾乃至美国、日本等地特意赶来探访的游客还是络绎不绝。“最近一段时间前来踏访的人更多了,前几日还有一位从海外远赴重洋而来耄耋老人到访”,家住常德公寓底楼的徐阿婆告诉记者。

  这座平面呈“凹”形的奶黄色公寓,寻常得让人容易与之失之交臂,不少书迷却仍是沿途追寻而来。张爱玲书中曾多次提到这里:“洋台不小,但是方方正正的,粗重的阔条水泥阑干筑得很高,整个几何式。”

  常德公寓下新开的一个书坊,成了“张迷”们寄托情感的常去之地,“由于常德公寓是私人居住的地方,谢绝参观,所以许多张迷常到书屋来,与张爱玲近距离接触。”店员称。走近书屋,台湾和大陆两个版本的《小团圆》赫然摆在书架醒目位置,两旁还有张爱玲的《倾城之恋》、《郁金香》等其他作品,此外还有各路作家所著的有关张爱玲的传记。店员介绍,被称为“张爱玲最神秘小说遗稿、浓缩毕生心血的巅峰杰作”的《小团圆》上架后,销售十分火爆,已有千本售出,书店还特制了一个常德公寓建筑的印章为书迷们盖章留念。

  从常德公寓不需走多少路就能看到著名的百乐门舞厅,张爱玲在《谈音乐》中描述:“远处飘来跳舞厅的音乐,女人尖细的喉咙唱到:蔷薇蔷薇处处开!”。而今,这曾见证上海十里洋场纸醉金迷生活的舞厅已然热闹不再,为迎候上海世博会的到来,这里正裹着一层层绿网作精心修缮。而隔着数个路口的康定东路,还有一幢据称是张爱玲出生旧宅的清末民初建筑,也在加紧整修。一位前来探访的“张迷”称,透过这些老建筑能感受到张爱玲时代的上海印迹。专家介绍,这座老房张爱玲原是张爱玲的曾外祖父李鸿章给女儿的陪嫁,张爱玲自出生起,在这座老宅中度过了她的童年时光。

  沪上女作家淳子在她其《张爱玲地图》中写到,“认识了一个女人,也就认识了一片街道”。而在许多“张迷”们眼中, 或许是探访了张爱玲笔下的一幢幢建筑,也就读懂了大半个张爱玲。完

【编辑:巫峰
    ----- 社会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