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千余企业遭消防诈骗“袭击”行骗范围空前(2)——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社会新闻
    浙江千余企业遭消防诈骗“袭击”行骗范围空前(2)
2009年06月10日 15:27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消防这块“蛋糕”为何老是吸引骗子?

  对于消防来说,不法分子打消防幌子行骗,已非首次。近年来,利用消防行骗的案例在浙江层出不穷。

  骗子利用电话联络的方式告诉企业,是消防防火处,或某个消防大队的参谋,给企业单位推销消防书籍或器材。然后派人送货上门并收款,只要货一出手,很难再找到他们。

  骗子打着“消防培训中心”、“消防宣传中心”的旗号,主动联系单位,要免费为他们讲授消防知识,讲授的内容很专业,听课后人们一般都不再怀疑他们的身份。

  听完讲座后,这些假冒人员会拿出一些灭火器、防烟面具、救生绳等消防器材,一一推销。其中很多器材属假冒伪劣产品。有时他们也推销正规产品,但价格非常贵。

  骗子还经常冒充消防部门工作人员来到单位,煞有介事地“消防检查”。检查结果往往是灭火器、应急灯等消防器材配备不足或需要更换,然后说可以帮助购买或代为更换。

  较为常见还有收钱的“消防检查”。骗子冒充消防部门工作人员到单位“消防检查”,装模作样一番后,就说单位消防工作存在问题,要罚款。如果单位提出疑议,他们还会就罚款金额讨价还价。一旦收取罚款后,他们给了一张收据后就逃之夭夭。

  “这次不一样了,骗子明目张胆,直接用红头文件形式发紧急通知培训,仿真程度很高。”浙江省消防总队的工作人员分析认为,此次行骗可能和新《消防法》颁布实施有很大关系。

  据介绍,老的《消防法》规定消防培训纳入消防部门进行培训,属于内部培训。今天5月1日起,新《消防法》颁布并实施,该部法律鼓励一些有资质的中介机构和组织对企业进行消防培训。

  新《消防法》让骗子有机可乘。

  为何骗子的骗术始终有人上当受骗?消防部门分析,现在一些单位、从业人员对消防的相关法律法规并不了解,一些消防常识也不知道,一听有培训,也无法辨别真假。

  另外,很多企业平时对消防工作不重视,企业主与消防部门联系甚少,企业内部存在一定消防缺陷,因此一有打消防幌子的骗子来了,很是惧怕,根本无心辨别真假。

  纵观此次骗术集中爆发期间,记者发现,很多消防重点单位难以上当受骗。因为他们平时经常进行培训,再以要求培训的传真他们会产生疑心。另外,平时与消防联系较多,存在一定的常识和经验,骗子难以得手。

  另外,也有消防人士“诉苦”,政务公开后,很多文件刚发出来,工作甚至没有落实,措施便挂在网络上,骗子通过网络了解到当前消防的最新动态,然后结合文件开始行骗。

  “骗子也讲策略,他们具有很强的时间观念,也不会顾忌很多,因此很多手段要比消防部门早,行骗得手在所难免。”一名消防业内人士透露。

  消防难铁腕治骗 公安亦难啃硬骨头

  不法分子借消防来行骗,消防部门却望其兴叹。业内人士表示出难处,消防难有铁腕治骗。

  浙江省消防总队宣教中心一名工作人员表示,目前消防对骗子没有强有力的手段进行遏制。所能做的仅仅是呼吁、宣传,以及及时掌握相关证据,并移交公安。

  最让消防困惑的是,虽然常年宣传,但是仍时有人上当。对此,消防部门分析,现在一些单位、从业人员对消防的相关法律法规并不了解,一些消防常识也不知道,一听有培训,也无法辨别真假。

  另外,很多企业平时对消防工作不重视,企业主与消防部门联系甚少,企业内部存在一定消防缺陷,因此一有打消防幌子的骗子来了,很是惧怕,根本无心辨别真假。

  纵观此次骗术集中爆发期间,记者发现,很多大型企业单位难以上当受骗。最容易被骗的是些小企业,平时消防工作做的不到位,明知培训价格昂贵,仍想花钱买平安。这样的心理,导致骗子有机可乘。

  6月9日的行骗,浙江省消防总队于当天下午下发文件至各地市的消防支队,要求提高警惕,加大宣传。

  各地的消防部门也第一时间通过短信、电话解答、媒体播报等形式向社会进行了警示。海盐消防甚至将公告放在了当地政府门户网站上。

  另外,多地的消防部门也第一时间报警,希望通过公安来惩治这些不法分子。

  但是,公安对于此类行骗案件,也觉得是块难啃的骨头。

  浙江省公安厅刑侦方面赵主任告诉记者,这些不法分子都很狡猾,很少真人面身,所有信息均是假的,难以侦察。而且所开账户也非真实信息,账户一般都在外地开的户。

  宁波市消防表示,在该市行骗的账户为江西账户。而跨区域冻结账户需要事发地警方出具相应手续,与当地警方进行协调。

  另外,赵主任表示,冻结账户还需要充足的证据。以6月9日的行骗为例,“必须有人被骗,将钱打入对方账户中,另外还要报过警,警方在调查后掌握充分证据方可进行冻结账户。”赵主任说。

  而一般等警方掌握了证据,且与外省警方协调过后,不法分子早已打足时间差,将账户内的钱提走,即使冻结账户也难以挽回损失。

  赵主任认为,对于这类骗术,最关键的是预防,通过各种渠道进行宣传,让企事业单位提高警惕。如果仅依靠公安,难以挽回损失。(完)(徐慧棋 包胜友 徐行号 袁帆 林海珍 朱红霞 史美丽对文章亦有贡献,在此表示感谢。)

【编辑:庄百万
    ----- 社会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