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籍改革引热议 专家称让外来人员享福利是趋势——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社会新闻
    户籍改革引热议 专家称让外来人员享福利是趋势
2009年10月24日 09:44 来源:南方日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点击查看其它图片】

  近日,上海市政府办公厅一位负责人表示,上海市将逐步剥离附着于户籍上的“待遇”,推动户籍管理向居住地服务管理转变。这一举措受到了上海600万非户籍常住居民的欢迎,他们有望逐步同户籍人口一样享有入托、入学、医疗和老龄援助等福利。

  一石激起千层浪,媒体评价上海此举让一直处于胶着状态的中国户籍改革“看到了曙光”,称“中国户籍改革又往前进了一步”;各路网友在网上展开激辩,其中大部分网友支持将户籍改革纵深推进,也有部分网友表示在当前条件下,用户籍限制部分社会福利仍显得十分必要。

  网上调查

  近七成网友认为教育与医疗最应与户籍脱钩

  上周,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民意中国网和搜狐新闻社区,就哪些福利应该与户籍脱钩进行在线调查。参加调查的1896位网友中,有73.8%的人表示大城市的户籍门槛该拆了,60.3%的人表示取消户口限制就是要把附加在一些大城市户口上的特殊利益降低到零。

  在回答“哪些社会福利和机会应该与户籍脱钩”时,“教育”和“医疗”成为网友们首选,有69.5%的人同时选择了这两项。接下来依次是:社会保障(63.7%)、幼托(63.5%)、养老(63.3%)、就业机会(59.4%)。

  没有本地户口最大的问题是什么?调查中,高达84%的网友选择了“孩子教育问题”,其次是“无法享受同等的社会福利”(77.5%)。

  值得注意的是,65.2%的网友表示没有本地户口“没有稳定感和归属感”,47.6%的网友表示“感觉会受到歧视”,45.4%的网友认为不解决户口将来发展会有很多不便。

  网友热议

  我们需要怎样的户籍改革?

  中青报的调查表达了人们对户籍制度的深切关注。长期以来,因户籍与医疗、教育、社会保障等福利直接挂钩,这个红色的小本不知令多少人魂牵梦绕。

  新华网友“路过风景”说,如果不及时改革户籍制度,会导致一些在城市长大的移民后代受教育权利被侵害,现在借读费是明令不收了,但孩子上学更难了,因为外来儿童接受义务教育的执行主体仍不明确。这会严重影响城市下一代的人口素质,并给孩子们的心里投下不公平和仇视的阴影。

  搜狐的一位网友强调,现有的户籍制度“把人分为了三六九等,相当的不公平,所以必须改革”。更多网友则直接地表达了对上海户籍改革的认同,“早该这么办了”、“全国都应该如此”等评论在网友的回帖里频频出现。

  在一片叫好声中,也有一些比较现实的网友表达了不同意见,搜狐网友“zhangwh5102”认为,用户籍制度限制部分社会福利在当前仍是十分必要的。“设想一个城市如果涌入大批外来务工人员,如上海以600万计算,相当于上海全部人口的1/3,这样会对如公交、医院、学校等多项社会资源带来巨大的、难以想象的压力。”

  关于户籍改革怎么改,新华网友“关注司法”发出了质疑,“户籍涉及到的问题都应一并解决。它不仅与社会管理相关,同时还与社会福利、社会分配和社会文化相关。”他认为户籍改革不应单独进行。

  网友“梵高的耳朵”认为,户籍改革并非一朝一夕之功,户口簿改个名称并不复杂,但附加在户籍制度之上的社会利益分配格局却错综复杂。因此,单个地方“狭义”的户籍改革很难彻底,最终需要中央层面的制度推进。

  专家意见

  让外来人员享受“市民化”服务是趋势

  今年6月,中国社科院人口与劳动经济所所长蔡昉在《中国经济转型30年》一书中就指出,只有把福利内容从户籍上剥离掉,或者把福利上的差距缩小到无须借助户籍即可共享,才可以打破改革面临的两难处境。蔡昉表示,户籍制度改革的目的,是形成一个一体化的劳动力市场和城乡统筹的公共服务体系,而城市户口的福利含金量造成了户籍制度改革的悖论,越是在户口中附着较多福利内容的地区,户籍制度改革越难推进,户籍制度不改革又无法改变其附着的福利内容。

  蔡昉的观点曾一度引起争议,如今上海力排众议,将这一观点身体力行,似乎从另一个层面表达了对户籍改革的决心。

  上海社科院人口与发展研究所常务副所长周海旺近日接受新民网记者采访时表示,外地来沪人员享受“市民化”服务是发展趋势。“在上海长期居住和工作的人,应该能享受到和户籍人口同等的福利待遇,这是发展的趋势。但实现起来需要一个过渡时间,子女教育、医疗保险、养老保险等问题可以在短期内解决,而低保、失业保险制度等则在很长时间内都难以解决。”

  对于放开口子后可能遭受的压力,周海旺表示,上海等特大型城市的户籍改革,短期内还是会控制人口总量,但趋势一定是让更多外地来沪人员享受“市民化”服务。(陈丹佳)

    ----- 社会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