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若羌县枣农建起二层抗震安居“小洋楼”——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社会新闻
    新疆若羌县枣农建起二层抗震安居“小洋楼”
2009年11月17日 12:28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中新网乌鲁木齐11月17日电(记者 孙亭文)在塔克拉玛干沙漠东南缘的新疆若羌县,这个曾经孕育了“楼兰文明”的地方,十年前曾是破烂不堪。用当地人的说法,“鸟都不想在这里停留”。现如今,该县的农民因种植特色林果红枣,“一夜致富”,许多农民变成了“百万富农”,许多农民都把自家破破烂烂的房子变成历史,建起了抗震安居的二层“小洋楼”。

  若羌县吾塔木乡枣农宋礼是该乡第一个建起二层“小洋楼”的人。记者赶赴他家的时候已经黄昏,院子里还晾晒着一院子的红枣,他的老伴在门口等待着我们一行。见到宋礼后,他黝黑的脸庞无法让我们与万元户产生联想,但他摆在桌子上的饮品也无法让我们当成农民。桌子上摆满了绿茶和红茶。“这就是水啊,朋友来了喝白开水算啥啊!”宋礼老人这样说道。

  宋礼告诉记者,以前一家人挤两间小房子里,还是土坯垒的。种红枣以前,来新疆十余年没有回过老家。种上红枣后基本上每年都回,去年还是坐飞机回去的。今年他种植了40余亩的红枣,收入已经达到72万元。

  在若羌县吾塔木乡库西艾日克村,记者看到二十余座抗震安居的二层“小洋楼”拔地而起,家家户户都在忙着装修。在“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若羌红枣示范基地”附近的枣园里,记者看到一些枣农正在为枣树过冬喷药忙碌着。

  据悉,若羌县按照国家农业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部署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在南疆建设1200万亩特色林果基地的战略布局,以建设中国最优红枣基地为目标,于2001年科学提出并确立了“红枣产业发展战略”,全方位推进以红枣为主的特色林果业发展。

  到2008年,红枣种植面积由2000年的零星种植发展到12万亩、1400万株的规模,红枣总产1.35万吨,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7600多元,其中红枣收入为5700多元,占农牧民人均纯收入的75%。许多枣农通过科学种植红枣,迅速发家致富,成为远近闻名的“万元户”、“十万元户”。如在首届若羌县楼兰文化节暨楼兰红枣节的红枣评比中被评为“枣王”的瓦石峡乡枣农博依先木·吐尔地,2008年红枣种植收入达16万元、瓦石峡乡枣农马晓富18亩红枣地收入达22万余元。

  以红枣为主的特色林果业已真正成为了若羌农牧民群众增收致富的“摇钱树”,是农村经济增长、农民增收的绝对主力。

    ----- 社会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