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云髻山滥采瓷泥危及山脚村庄 疑黑势力介入——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社会新闻
    广东云髻山滥采瓷泥危及山脚村庄 疑黑势力介入
2009年11月18日 08:50 来源:南方日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云髻山被挖得千疮百孔。赵洪杰摄
【点击查看其它图片】

  -瓷泥土无序开发,珠三角最高峰———云髻山北坡植被严重损坏、水土流失,触目惊心

  -滥采造成“堰塞湖”,高悬村庄上方,雨后山体滑坡,村房被掩埋,一人被洪水冲走

  -当地政府承认,无证非法开采、盗采、越界开采十分严重,村民反映,官员参与开采

  有读者向本报反映,位于韶关新丰县的云髻山北坡瓷泥采挖混乱,山体被破坏,形成的积水湖危及山脚下的村庄安全,甚至出现泥石流致人死亡的事件。本报记者对此进行了实地考察。

  若干山峰被“端走”“堰塞湖”高悬于村庄

  韶关新丰县黄礤镇雪洞村村民还记得去年6月27日那个可怕的凌晨。

  深夜,云髻山北坡的巨石泥沙汹涌而下,将村里的十几间土坯房掩埋。

  村民田长江和妻子宋秀琴摸着黑,从土房的二楼仓皇逃下。凌晨1时许,他们听到了“哗哗”地石头滚落声,“像挖土机施工的声音,不过那一刻是‘无数挖土机同时在工作’。”

  一楼是小卖部,所有的货物都漂浮起来,田长江拉着妻子从水里挪出土房。出来时,宋秀琴回望了一眼自己的房子,对丈夫说:“墙好像要塌了”———这是妻子留给田长江的最后一句话。

  而他没有看到妻子最后一面。待田长江回头时,妻子宋秀琴被骤然杀到的洪流瞬间卷走,他也被泥沙拍倒,右腿至今残留巴掌大的伤痕。当过兵的田长江用尽蛮力,艰难爬起,几经辗转才抓到“救命稻草”———停在梁屋村小学左侧的一辆运泥卡车。

  一夜惊悸后,村民在几公里外的河道里发现宋秀琴的尸体,全身大部埋在沙里,一只脚和几棵硕大树根挨在一起。

  灾后,光清理泥沙,梁屋村用了小半年,人们从中分别挖出了卡车、挖掘机和水泥桥。“有一块重达60余吨的石头被冲下来,两台挖掘机都抬不动,现在都还在那里。”村民梁发说。

  云髻山为何发怒?

  在云髻山南坡,导游阿娟姑娘用悦耳的声音给游客介绍:云髻山,又名亚婆髻,位于广东省新丰县中部,距新丰县城10公里,属于南亚热带向中亚热带过渡的自然生态地区。主峰海拔1438.8米,是珠江三角洲地区的最高峰,被称为“珠三角的后花园”,也是新丰江的源头。辖区面积2700公顷,1990年被列为省级自然保护区。

  而在北坡,田长江劫后上山一看,愕然发现“一片山都被端走了”,一个由无数“小湖”组成的巨大堰塞湖高悬在雪洞村上方,“村里人没想,这里竟然被挖得这么严重!”11月13日,本报记者沿着山中炸出的“天路”进入矿区,沿途景象令人触目惊心。

  时值小雨过后,记者在错综复杂的山路上攀走时,几度滑到,根本无法确认哪条路可以走到底。

  一辆夏利车困在烂泥中,2小时候后才被“抬”出来,而一侧山体上不时有石块滚落。“他们到处开挖,有的矿口附近修好了路,但发现瓷泥质量不好,就随意废弃,重新毁林、探矿,继续开挖。”村民田志华说。

  在云髻山主峰右侧,几座小山峰已经被挖贯通,两山之间巨石裸露,张牙凸立,似华容道险关。远方的翠绿森林,更反衬出了这里的破败。

  由于乌云悬空,往日轰鸣的钻石山声少了许多,排着队下山的运泥车也暂时停止了工作。在停歇的机器中,机器钻机格外惹眼,“我也见识了,如果不是疯狂的开挖,我这辈子可能都不会见到这些高科技。”田志华自嘲说。

  下午3时许,一台挖掘机铲开了一个“小湖”前方的路基,洪水裹挟着泥沙奔腾而下,流向卧在山角下的雪洞村。“看到了吧,我没去过黄河,估计景象也就是这样。”田志华说,这让他又想起去年那个可怕的凌晨。

  40多矿口仅10个有证疑有社会黑恶势力介入

  造成这一切的,是瓷泥土暴利催生的滥采。

  据知情人透露,新丰每年约出瓷泥15到20万车,平均按每车30吨计,每吨100—200元计算,一年可以换来7到10亿亿元收入。除了外商带走的10%的利润,新丰人留下6亿—9亿之多。

  黄礤镇是新丰乡瓷泥土的主产地。据新丰县有关资料,黄礤镇瓷土总储量约上亿吨,主要分布于雪洞村、三岔村和黄沙坑村等村集体山地。

    ----- 社会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