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办小店经营"慢递" 用熊猫做形象代言(图)——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社会新闻
    年轻人办小店经营"慢递" 用熊猫做形象代言(图)
2009年11月18日 09:29 来源:中国青年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王海元:我们还是写信吧,不用电话、不用手机、不用网络。
一对情侣正在给“写给未来”的信盖邮戳
【点击查看其它图片】

  这是一片神秘的街区,白日的繁华总是在傍晚时刻突然蜕去,还未到深夜,便堕入梦一般的沉静之中,只有路边第十六根电线杆上的灯箱还亮着,散发着温柔的暖意。这个灯箱上面,画着一只圆滚滚的熊猫。对它来说,新的一天才刚刚开始。

  这只睫毛卷翘的熊猫,顺着电线杆,一路爬下来。它对着反光玻璃整理了一下头上那顶绿色的、带红五星的小帽子,扎起了红色毛围巾,又背上了一个墨绿色的邮包,开始工作。

  它数了一下,今天一共有78封信,寄出地是北京798艺术区的“由正慢递”,而目的地则五花八门:广西的南宁、台北的信义街、香港的西贡,美国的堪萨斯,还有澳大利亚的阿德莱德。

  这个胖嘟嘟的、腿有点短的熊猫邮递员既不坐火车,也不坐飞机,它总是慢悠悠地骑着脚踏车从这片街区出发,周游全球,将信悄悄地递进世界各地那些熟睡着的窗口。

  没有人知道未来什么样子,那么就在这里,给未来的自己写一封信吧

  当然,上文的场景,并非存在于现实世界里,而是这只熊猫的创造者们脑海中经常浮现出的画面。当你走进这家位于北京798艺术区中二街,名叫“由正慢递”的小邮局,也就走进了这个主角是熊猫慢递员的童话中。

  穿过一条站满白杨树的小街,你会在互相簇拥着的画廊、咖啡馆、书店中突然发现这家亲切的小店。这可能是北京城里最特别的邮局,大脑袋、小身子,肚子肥胖、四肢短粗、红脸蛋、长睫毛、红领巾、绿背包的熊猫无处不在,画框、时钟、明信片、淡绿色的墙壁……到处都是这个慢递员——熊猫Mandy的画像。看不见传统邮局那高高竖起的柜台橱窗,唯一提示着人们这里与邮递有关的,是铺天盖地、配有各种有趣图案和文字的明信片。比如,被用来寄给父母的两种明信片上,一种写着:“妈妈,我爱你!”另一种写着:“爸爸,你爱我,我知道。”

  创办者在这间占地120平方米的小邮局里,搞了一个小小的展览,以莎士比亚那句“我们命该遇上这样的年代”为序言,讲述着上世纪80年代出生的人的成长故事。

  也许只有在这里才能真实地感受到,“80后”不再只是“独生子女”的同义词,而是被一盘盘流行歌曲磁带、打弹珠的游戏和超级玛丽填满的真实童年。在《让我们荡起双桨》的歌词下面,有人甚至提笔写下这样的文字——“当听到现在的孩子张口就唱‘老鼠爱大米’时,我感到很幸运,我们那时还有这样的歌……”

  “当你从展览里找到了小时候,然后再看到当下的自己,那你也许会想,自己的将来会怎样呢?”创办者之一赵悦说,“没有人知道未来什么样子,那么就在这里,给未来的自己写一封信吧。”

  于是,这里便不只让人回忆过往,还成为一个“让时间变慢的地方”。这里的人们常说,他们“不知怎么就拐进了这条很僻静的小街”,随后就见到了这个“招牌有点奇怪的小店”,午后的阳光洒进来,他们坐在店铺中央宽大的木桌前,“写写信,待上一整个下午”。

  从这里寄出的信,大多是寄向未来的信。每一封信都意味着一份梦想,或者一份承诺。只要填上详细的地址,并在慢递自制的邮戳上写明,希望这封信将于某年某月某日之前寄达,这封信就会在数个月、数年甚至数十年后,出现在收信人的信箱中。

  已经有将近两万个故事,被装进信封,贴上邮票,然后被托付在这里,等待着打开它们的那个特定的日期的到来

  人们与“由正慢递”的邂逅,总带着点奇妙的缘分。

  有人“坐了四十站地的车”来到这里,为了一份在她看来“毫无头绪、找不到一点感觉的作业”,最终,却用一封慢递信,“递走了自己的忧伤”;有人在明亮的秋天误入这里,便开始幻想,“如果可以,能不能把我投递到每一个秋天?”有人从香港来到北京旅游,当看到这家小店时,这个“一心想当邮差”的女孩“差点哭出来”。

  从今年3月开业至今,已经有将近两万个故事,被装进信封,贴上邮票,然后被托付在这里,等待着打开它们的那个特定的日期的到来,看看寄信人是否兑现了自己的承诺,或者实现了自己的梦想。

  其中一封信,来自一对署名“爱你的爸爸妈妈”的年轻夫妻,上面写道:“亲爱的宝贝,虽然你现在还在妈妈肚子里,但是你的到来使爸爸妈妈非常幸福!……明年的这个时候,让爸爸妈妈把你的小脸亲个够。”

  那么,到了2010年7月8日,这个刚出生的小宝宝,将收到人生中的第一张明信片。

  8月15日,偶然在电视上看到“由正慢递”的李宝臣,也背着媳妇偷偷地来到这里,第二天就是他的婚礼,但在此之前他却一直没想好,该用什么做结婚礼物。“谈了四年恋爱,该送的东西全送了。”李宝臣笑笑说,“那时我告诉我媳妇儿,结婚不送礼物了。”

  但他还是来到了这里,写了两封信,一封将邮递日期设定在2019年结婚10周年时,另一封则定在了这家邮局承诺保存信件的最后一年,2046年。这两封写着“李宝臣、王新玲收!”的信,会被一直保存在这里,等待10年和37年后寄给他们。

  第二天,在他们的室外婚礼上,妻子看到这个“从来没写过情书”的丈夫拿出的“取信凭证”时,感动得哭了。于是,这对新人约定,在他们结婚37年后的2046年,要带着自己的儿子、孙子一起去取信。

  故事也并不总是只有甜蜜,但它们的底色却总是温馨的。

  今年春天,一个身患绝症的台湾老先生来到这里,他要寄一封信,给还有几个月就要出世的外孙。9月份,这封信送达了台湾,但是店员们不知道,那个外公是否有机会,抱抱刚出生的宝宝。

  店员们也都记得,一个年轻女孩在父亲节那天来到这里,她写好信,装进信封,可邮寄地址上却写着“寄往天堂的信,给父亲”。原来,她的父亲几年前就已经过世了。但每年父亲的生日,她都会买蛋糕为他庆祝,因为她“相信天堂里父亲感受得到”。

  女孩在信封上留下这样一句话——“一个遗憾,一次机会,一丝希望”,隐约透露出一些或许只有她和父亲知道的故事,除了邮编“400030”显示这个女孩子也许来自重庆外,这封信再没有留下什么详细信息。不过,店员们还是将这封信小心翼翼地保存起来,因为他们相信,“她有一天会回到这里,重新打开这封信”。

  当然,人们有时会不敢提笔给未来的自己写信,“因为不知道该说点什么,更不知道自己未来究竟将身处何方”。

  可还是有些故事留了下来,留在了店里那总是三四天就会被写满的,名为“记忆与未来”的留言本上。

  一个叫Amanda的年轻人,在店里摆放的无数明信片中,发现了一张以教室为背景,两个穿校服的男孩和女孩正在黑板前演算的卡片,他便在留言本上写道:“想寄一张给你,却发现没有地址,这是命运的捉弄吗?”

  自称“发简历无数,却如桃花般凋零”的刘海静来到这里,这个自称“桃花岛主”的大学毕业生,在本子上画下自己面朝大海、狂发简历的情景,只为纪念那灰头土脸的一刻。

  每次去798都必去“由正慢递”报到的张震华,从没有在这里寄过信,但“它能让我对未来充满想象,能让我更加相信我的未来是美好的”。于是这个搞摄影的男孩在留言本上写下“谢谢邮政(由正)慢递”。

  不过有时,在某一页纸上,也只有简简单单的一句话,比如,“Clytze虚度了某个午后,和她爱的人。”

  然而,那些在几个月后接受采访的留言者,仍能清晰地记得当时写下的句子,甚至画下的每一个图案。仿佛,在这只懂得魔法的熊猫的庇护下,他们能够放慢时光,封存记忆,留住过往,刻下梦想。

    ----- 社会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