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菌口罩粘口水包装 仙桃黑作坊时隔六年再被曝光——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社会新闻
    无菌口罩粘口水包装 仙桃黑作坊时隔六年再被曝光
2009年11月28日 10:30 来源:中央电视台《经济半小时》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一个个看似干净卫生的口罩,是怎样从四处堆放垃圾、卫生情况让人担心的小作坊生产出来的。
     记者看到正在进行包装的口罩,没有一个人穿着工作服,戴工作帽,包装口罩的工人动作极不规范,看到一个阿姨一边蘸着唾沫一边包装口罩的手法,让记者不禁为那些可能会戴上这包口罩的人感到担心。
【点击查看其它图片】

  2009年11月27日央视《经济半小时》播出《口罩粘口水包装,仙桃黑作坊产品质量堪忧》,以下是节目实录:

  甲流疫情一来,很多人都提高了警惕,除了打疫苗,口罩也成了今年冬天的一道风景线。走在街上,戴着各种各样口罩的人比比皆是。专家告诉我们,戴口罩犹如给呼吸道设置了一道过滤屏障,隔离了空气中的灰尘、细菌、病毒,大大降低了感染甲流的可能性。如果你外出去公共场合,这不失为一种保护自己的有效方法。

  不过,当您戴上口罩的时候不知道想过没有,这块与自己亲密接触的口罩本身是不是干净的?我们的记者到国内最大的一次性口罩生产地,湖北省仙桃市进行了调查,一起来看看。

  一次性无菌口罩真无菌?

  黄荆村位于湖北仙桃市近郊,紧靠全国最大的无纺布生产基地彭场镇,并且跟市区的交通非常方便,记者在这里发现,一些村民就在家里生产一次性口罩然后运出销售。来到黄荆村,当地村民听说记者想找大厂家,向记者推荐了一家他们眼中的大厂家,不过来到门口一看,这个厂家就是一个家庭作坊。在这栋小楼的第一层,摆放着生产口罩的原料无纺布,而紧挨着旁边的就是一台打片机,工人将地上堆放的无纺布往机器上安装好后,一个个看似干净卫生的口罩就成型了,不过从房间四处堆放的垃圾来看,这里的卫生情况并不让人放心。

  记者看到这里正在进行包装,在这个所谓的厂家里生产卫生用品的工人们,没有一个人穿着工作服,戴工作帽,包装封口的机器,也是几根木条定在一起,就凑合着用了,最出乎记者意料的,还不是这些简陋的生产环境,而是包装口罩的工人极不规范的动作,看到这个阿姨一边蘸着唾沫一边包装口罩的手法,让记者不禁为那些可能会戴上这包口罩的人感到担心。

  出了这家作坊,当记者问起哪里还有卖口罩的地方,住在街边的好几户村民都告诉记者自己家里就有,记者随机跟着一位村民进了他的家。

  仙桃市黄荆村村民:“我们以前走外贸,因为剩下的布料多,所以就自己做。”

  在这位村民家里的一间房里堆满了用箱子包装好的口罩,女主人告诉我们,只需要几平米的空间,购置一台打片机和一台点焊机,就能生产一次性口罩。自从H1N1流感蔓延以来,村里不少人家就自己买机器来生产,一台简易的打片机从8月份的8000元最高上涨到了30000元左右,现在也保持在两万元的价位。不过这两天下了仙桃入冬以来最大的一场雪,过冷的天气只好让他们暂时停工作两天。

  仙桃市黄荆村村民:“前两天日产30万,这两天只有10万。”

  记者在隔壁的一间屋子看到了一台加工口罩的打片机。加工台上和地板上零散地放着很多还需要进一步加工的口罩,在布满了油污和灰尘的窗台旁,也放着几桶等待包装的口罩。当记者表现出对这种卫生条件的担心时,这位村民很不以为然。

  记者:“你们这不管杀菌吗?”

  仙桃市黄荆村村民:“杀菌肯定没有,我们还没杀过菌。”

  记者随即又走访了几户村民,发现不少人家里都有简易的生产设备,而在黄荆村的街道上,到处可以看到出售加工口罩的点焊机的广告,看得出来,在这里一次性口罩的生意是很红火。

  记者:“婆婆,我觉得这做口罩的好多。”

  仙桃市黄荆村村民:“多。”

  记者:“有多少在做?”

  婆婆:“搞不清楚,多的很,这从头到尾都有人做。”

  记者:“刚才看到的那些小作坊的卫生情况和工作环境的确非常令人担心,那这种情况到底有多普遍,为了了解更多的情况,我们也走访了仙桃的其它乡镇。”

  记者随即来到了仙桃的另一个乡镇郭河镇,走在村口一打听,村民们都能给记者指出几家生产口罩的作坊,记者了解到,甚至连这家本来是卖家具的店铺,也开始置办了不少机器,做一次性口罩的生意。

  仙桃市郭河镇村民:“一个机器一天可以生产5000个,我六十台机器,可以生产5万个。”

  从屋里放置的十多台点焊机,以及给工人发放工资的情况可以看出来,这家店铺生产量还不低,尽管因为天气太冷而临时放假,但是老板娘告诉记者,只要一有订单,她可以随时开工。

  仙桃市郭河镇村民:“我一个工人可以生产5000个,我拿工资单给你看。”

  看着这个像仓库一样,堆放着原材料和成品的临时车间,记者对产品的质量和卫生情况表现出了很大的怀疑,为了让记者放心,老板娘立即拨通了一个电话,表示所有需要办理的相关产品质量的证照她都能弄到。

    ----- 社会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