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业游民以帮忙上重点学校为饵骗20余家长60万(2)——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社会新闻
    无业游民以帮忙上重点学校为饵骗20余家长60万(2)
2009年12月31日 11:18 来源:法制日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追根溯源

  教育资源分配不均

  随着法槌落下,李利即将开始他长达10余年的牢狱生涯,但是留在他身后的一系列问题却引人深思。

  “一个无业游民何以如此轻易地骗取了20余位连面都没见过的家长60余万元钱?这些家长又是出于什么样的心态轻信‘拿钱即可包上重点中学’的承诺?”一位旁听了此案的人向记者提出了这样的疑问。

  带着这两个问题,记者采访了有关专家。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研究员储朝晖告诉记者,李利之所以能频频得手,根源在于教育资源分配的不均衡。

  翻阅相关资料,记者发现,围绕有限教育资源的争夺,已经或正在滋生着一系列的社会乱象。

  其中,首当其冲的就是择校费。

  “要问哪里有永远的牛市?到学校来吧,择校费永远是只涨不跌。”这是今年在家长中颇为流行的一句话。根据有关报道,在南方某地,择校费按照学校的省、市、区等不同的级别有不同标准,如市一级学校一般是3万元,省一级学校一般是4万元。

  不过,这也只是“底线价”,一些学校因为久负盛名,受家长青睐,择校费自然也水涨船高。

  而有的辖区根据户籍情况有着“6、7、8”的潜规则:具有本区户籍的6万元,没有本区户籍但具有区所在市户籍则是7万元,既无区也无区所在市户籍的则高达8万元。此外,按照与介绍人关系的亲疏,择校费也相应减少或提高。

  与此同时,因为其所蕴涵的巨大利益,择校费在腐败案件中的“出场率”也在逐渐增加。一位人大代表由此感叹:“一天不取消择校费,就还会有学位资源的权钱交易。”

  此外,另一问题———超编学校也是日益显著。因教育资源乃至优质教育资源不足导致的各地巨无霸小学以及超级大班,已成为当前教改的一道难题。

  “原来我们学校每届是8个班,后来发展到每届10个班。从2008年开始,每届就招到了14个班,还是‘供不应求’。”一个刚刚毕业于某地名牌高中的“幸运儿”告诉记者,在他们老家有两类学校,一类是当地相对薄弱的学校,一类是热点学校,在相对薄弱的学校,教室空了近一半;而在热点学校永远是“僧多肉少”。小学也是这样,当地一所名牌小学,占地还不足10亩,竟接纳了将近3500名学生。

  除了“争学校”,教育资源的不均衡也让学校周围的房价“水涨船高”。

  据了解,近两个月,北京的学区房每个月上涨1500元左右。一些地方的房屋中介公司,还专门编写当地的重点小学地图与学区房购买手册。

  对于这些问题,储朝晖告诉记者,按照义务教育法的规定,是不允许有重点学校的,但这一法律在具体实施中或许存在不到位之处。而要想均衡社会资源,政府必须下决心增加教育投入。“均衡教育资源不是要把现有的好学校办差,而是要将那些相对差一些的学校办好,向好学校的水平看齐,这就需要政府拿出决心增加投入。”储朝晖说。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在近日发布的一项调查中指出,中国的人均公共教育支出为42美元,仅为人均GDP收入的0.82%。

  而早在199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制定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就明确提出:“逐步提高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在本世纪末达到4%。”

  16年过去了,“4%”的政策目标尚未实现。 (文中涉及当事人为化名)

  案外人语

  20余名学生及其家长被骗,60多万元被骗局套走,骗子为何能如此轻易得逞?

  翻阅近年来发生的各类招生索贿和招生诈骗的案例可以发现,参与非法活动的教育工作者的身影随处可见,这成为导致大量学生上当受骗的直接诱因之一。

  其次,有些学生家长确信只要花了钱就可以获得好的就学机会和条件。“身边的确有些人交了钱就上了学,活生生的例子在那儿摆着,能不信吗?”一位受骗学生家长的话对此作了最好的注解。

  第三,这类事件也反映了当前学校招生政策不完善以及招生管理缺失或监管不力。一些负责人或批条子、开口子,巧立名目地一手收钱,一手招人,或见利忘义,明修栈道暗度陈仓,搞钱学交易,使一些家长切实感受到了“潜规则”的存在及其作用。这些都为诈骗的成功奠定了基础。本报记者 杜晓 本报见习记者 任雪

    ----- 社会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