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离婚”全球最自由 专家建议设置冷静期(2)——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社会新闻
    “中国式离婚”全球最自由 专家建议设置冷静期(2)
2010年03月17日 16:16 来源:北京晚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推行离婚调解书不现实

  王芳律师说,婚姻家庭秩序不仅仅是公民个人私事,它还关系到国家的整体秩序、关系到社会的运转。所以,她主张在保障个人隐私、个人婚姻自由同时,有必要作一定的合理限制。但这种限制应是人性化的,也应当是为公众所普遍认同接受的限制。从世界各国的立法现状来看,婚姻家庭领域的私事不应该进行公示,应当保护个人隐私,而不是要求当事人到单位或街道开证明,这是对个人隐私的伤害。

  “离婚案件涉及个人隐私问题的,经当事人申请法院都不公开审理,在法规中规定必须先经过单位、居委会的调解确认就等于要把隐私喧嚷出去,这有悖保护公民隐私的法律精神。”肖成效法官表示,单位和居委会目前都没有调解婚姻的专门机构和职能。“像一些外企公司,总不能因为一条规定就专设一个婚姻调解办公室吧?夫妻一方的单位顶多劝解一下自己的员工,也没办法干预其他单位的配偶一方。居委会虽说可以对夫妻双方进行调解,但清官难断家务事,又没有行政权力,说和不成再被埋怨,受缠闹,难免会使调解流于形式。”

  肖法官说,如果稍作改变,让家庭承担起调解婚姻的工作,比如让双方家庭成员出具婚姻调解意见书可以解决隐私问题,但还会带来调解书的真伪,由谁进行调解工作,双方家庭意见不合怎么办等诸多难题,甚至可能挑起家庭矛盾。由此可见,婚姻调解书的形式不具备可操作性。

  网友意见

  多数人反对单位介入离婚

  虽然黑新雯代表初衷能被人理解,但其提出的婚姻调解书的方式却饱受争议。在一家门户网站的调查中,超过1万名投票网友中,6成人反对。

  网友们认为,结婚的人都已经成年了,就应该对自己的行为负责,结婚、离婚本来就是两个人的事。爱就爱了,不爱就是不爱,单位、居委会还要管别人相爱或不相爱?何况结婚、离婚属于个人隐私,不需要公开。“时代不能倒退,后悔的话可以再复婚嘛。”

  也有持支持态度的网友纠正说,所谓增加离婚难度目的是为了减少夫妻还有感情,却因一时冲动而离婚。防止因不理智、不计后果的行为,以免过后后悔,甚至遗憾终生。

  专家建议

  让离婚不要立等可取

  作为一名常年办理婚姻家庭案件的专业律师,王芳表示,从国外来看,美国已经意识到高离婚率对社会造成的一系列严重后果,比如需社会福利救济人员增加、青少年吸毒犯罪增加、公民个人申请破产增加、失业人口增加、单亲家庭心理疾病严重等,正因如此,美国政府每年投入高达上百亿美元财政资金,推广“健康婚姻运动”,发动所有社区、中介机构、公益机构对民众进行宣传教育、心理辅导、家庭治疗、夫妻关系调适等,期待降低离婚率。

  “根本解决这个问题要通过培养民众严肃的婚姻价值观,认识到冲动离婚的恶果。”王律师说,民政局婚姻登记处可以设置婚姻辅导员、婚姻咨询师,对申请离婚人员进行治疗、调解、辅导,在民政机关审查离婚申请时,不要“立等可取”,尽可能给双方当事人一个冷静期。另外,还可以考虑法律或行政法规作出一定的限制,比如结婚后六个月内不得申请离婚,比如在双方申请办理协议离婚时,规定一到三个月的审查期等等。

  肖成效法官也认为,现行的离婚制度可以进行修改和完善,比如夫妻向民政机关和法院申请离婚应至少三次提出申请,每次至少间隔一月,法院或民政部门才可以据此认定夫妻感情破裂,作出裁判或决定。

  “法律法规可以在保障当事人诉权的同时,提高法院和民政部门准予离婚的审查成就条件。这并非要限制当事人的离婚权利,而是避免冲动离婚的随意性。真要离婚的夫妻可以利用这个时间考虑财产分割、孩子抚养等一系列问题,那些冲动离婚却还有感情的夫妻也可以冷静一下,认真考虑、沟通是否有离婚的必要。”

  两位婚姻家庭问题的专家都认为,虽然结婚离婚是私事,但挽救家庭不仅是公民个人的事情,更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民政机关的行政干预;社会中介机构的专业服务;社区、街道组织志愿者调解;妇联做好宣传、教育、培训工作。政府也应重视婚姻家庭领域的国情对行政决策的影响. 本报记者 孙莹

    ----- 社会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