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面歹徒入室抢走出生仅13天男婴 警方解救(图)——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社会新闻
    蒙面歹徒入室抢走出生仅13天男婴 警方解救(图)
2010年04月22日 14:38 来源:东南新闻网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儿子失而复得,夫妻喜极而泣。(图片来源:东南新闻网)
男婴十分可爱,刚出生十几天。(图片来源:东南新闻网)
【点击查看其它图片】

  “是他!他就是我的儿子!绝对错不了,这两个特别短的脚指头就是他的记号!”21日上午10时许,在晋江市公安局内,来自江西余干县的女子杨某将民警手中一个男婴脚上的袜子脱下后,激动的热泪当即涌了出来,连忙抱过孩子又哭又亲。

  此时,距离这个刚出生13天就被歹徒深夜从家里抢走的小男婴脱离父母的怀抱过去了54个小时,在晋江警方的努力下,这家人终于团圆了!

  丈夫深夜出海打渔 蒙面歹徒入室抢婴

  回忆起两天前孩子被人从自己身边被抢走一幕时,20岁的杨某脸上仍旧带着深深的惊恐:“坏人一进来就掐住我的脖子,我连喊都喊不出来,以为就要没命了!”

  杨某向记者介绍说,4月18日晚上11时许,在晋江金井围头村当渔民的丈夫吴某跟着船老大出海打渔,家里就剩下她跟刚出生13天还没来得及取名的儿子两人睡觉。

  在临走时,吴某还抱怨说海上有大雾,可能不好出船,但后来还是走了。出门前,吴某并未锁门,而是习惯性地用一块石头轻轻地把门从里面挡住。

  就在丈夫出门不久后,已经睡得迷迷糊糊的杨某突然听到有人在推房门的声音。她以为是丈夫因为天气不好又回来了,正想起来问他话时,一个戴“猴帽”穿手套的蒙面男子突然冲过来一把掐住她的脖子,让她连“救命”都喊不出来。

  杨某连忙伸手抓住对方的手臂奋力反抗,想把对方推开,结果又有一名蒙面男子冲了进来,二话不说就抱起睡在她身边的儿子就往门外跑,然后掐她脖子的男子也松手跟在后面冲了出去。

  突然发生的这一幕让杨某一下子惊呆了,也忘记要报警。从床上爬起来坐了好一会后,她才猛地哭了出来,又不敢追出门去。

  这时,杨某想给丈夫打电话,却发现丈夫忘记带手机出去,于是她就给船老大打电话说自己的儿子被人抢走了。

  一开始,船老大还以为是有人在跟她开玩笑把孩子抱出去逗着玩,可是听到杨某在电话里大哭说谁会在三更半夜开这种玩笑时,也觉得事情的确不对劲,便一边让自己的老婆过去看个究竟,一边掉转船头返回。

  结果船老大的老婆赶到杨某家里后,一听她描述完事发经过,当即打电话报警。

  有人要价4万卖男婴 民警循线成功解救

  接到报警后,晋江市公安局领导高度重视,指派晋江市公安局刑侦大队重案队、“打拐办”、围头边防派出所精干民警迅速介入调查,初步认为这是一起以入户抢孩子为手段的拐卖儿童案件,当即布控进行大面积排查嫌疑人。

  4月20日中午,民警接到一条重要线索,有群众举报称,在晋江内坑及南安水头、官桥一带,有一伙人在兜售刚出生不久的男婴,据说是从金井带来的,要价在4万多元。

  于是,民警迅速对这伙人展开侦查,并在当晚确定这伙人落脚在内坑长埔村,立即赶过去实施抓捕。

  经过一整夜的暗中摸查,在昨日上午6时许,民警终于查到他们落脚在村里一座私人民宅内,当场抓获两名犯罪嫌疑人。

  经过现场突审,这两人交代已把孩子寄在一个贵州女老乡家里代为抚养。

  随后民警又匆匆赶到内坑镇吕厝村袁某家里,终于找到了杨某被抢走的儿子。

  据袁某交代,她自己刚生完孩子5个多月,奶水比较多,老乡便让她代为哺乳这个男婴几天,她还以为这个孩子是老乡自己生的,没想到居然是抢来的。

  特殊记号认出孩子 告别不吃不眠日子

  在成功解救出被抢男婴后,晋江警方随即通知杨某和丈夫吴某前来认领。

  21日上午10时许,当一名女民警抱着孩子出现后,杨某和吴某立即迎了上去,一个动手脱孩子的袜子,一个翻开被褥看孩子穿的衣服。

  结果杨某大喊说:“是他!他就是我的儿子!绝对错不了,这两个特别短的脚指头就是他的记号!”原来,杨某的儿子左脚有两个脚指头先天有缺陷,显得又短又细,她和丈夫都把这当成是儿子的特殊记号。

  而吴某也激动地说:“没错,他就是我的孩子,他被抢那天身上穿的就是这套衣服!”

  夫妻俩从民警手中抱过孩子后,激动地跪在地上向民警不停得表示感谢,民警连忙将他们扶起,并为他们三人分别提取血样做DNA鉴定。

  “孩子不见后,我这两天就只知道哭,饭也吃不下,觉也睡不着。现在孩子回来了,我们一家人终于团圆了!”杨某抱着儿子激动得又哭又笑。

  在领回孩子时,吴某夫妻俩嘴里还一直念叨着一句话:“到底是谁这么狠心,要来抢走我们的孩子?”

  对此,晋江警方表示,目前正对两名犯罪嫌疑人展开审讯,具体案情不便透露。(记者黄祖祥 通讯员何金海 文/图 )

    ----- 社会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