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士坚持写值班笔记 拒绝职业麻木和冷漠——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社会新闻
    护士坚持写值班笔记 拒绝职业麻木和冷漠
2010年05月12日 14:24 来源:浙江在线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今天是护士节,鄞州人民医院重症监护病房的护士郑瑜,在她6年的从业生涯里养成了一个习惯:每年护士节前夕,她都会整理1年的值班笔记,然后把这1年里最触动自己的人和事整理出来,发到医院的内部论坛上。郑瑜说,她这样做,只是为了自省。作为一个护士,最难得的是在经历过千万个病人之后,依然能免于职业性的麻木和冷漠。她要做个时刻保持慈悲心和同情心的护士。以下内容摘选自郑瑜的值班笔记。

  最揪心的事

  老伴走了老人伤心欲轻生

  天天面对生离死别的痛苦,最不愿意见到的就是轻生者,觉得他们太不懂得珍惜。但是去年10月,一个68岁的老人却让我唏嘘不已。

  “医生,我家老太婆已经死了,今天是她死去一百天。你就让我去死吧!我好想去见她!”这是一个吞下大瓶安眠药的老伯伯恢复神志后说的第一句话。许多轻生者被救回来后的第一反应是后悔,但他是个例外。老人家满是皱纹的脸被泪水慢慢浸湿,他不住低声抽泣:“医生呀,我想我们家老太婆呀!”

  给他擦干泪水,我被这份挚爱所感动。可这时老人家又问了我一句:“医生,安眠药吃多少才能死呀,我已经吃了65颗了,怎么还不死呢?”这句话不禁让我心里一惊,老人家这样做就真能见到他的爱人了吗?我想他的爱人在天堂那边如果知道他这样不珍惜生命,该有多痛心。望着这张沧桑的脸,我想我应该好好给他进行心理护理了。如果不解开他的心结,我想就算这次救活了他,他还是会想法设法去寻短见的。

  最寒心的事

  儿女不关心老人孤独离世

  今年年初一个大雪纷飞的夜晚,5床的老人死了。前一天下午我刚和他的儿子争执过,他抱怨父亲尿不湿用得太快,我刚要解释,他冷冷地丢下一句:“反正他也没感觉了,少换一点尿不湿吧,横竖不用你花钱!”一句话堵了我半天。

  老人肺部严重感染,大量痰液积聚不能自行咳出,医生准备给予气管切开术,可家属不同意。他的几个儿女告诉我们:“反正人老了都要死的。没必要再受罪了,让他在这里拖几天,等大儿子赶回来,没必要再采取什么特殊治疗了……”老人一些日常用品用光了,叫他们买些过来,几个儿女互相推托。

  那天晚上,老人平静地躺着,已经处于中度昏迷期了。面部不断地抽搐,嘴唇已被咬破出血。刚插好氧气管,我就看到了老人家的一滴泪顺着眼角慢慢滑落。我的心一酸,不知道这泪水是因病魔折磨而痛苦流下的,还是对子女的无情而伤心流下的。

  雪越下越大,老人的血氧饱和度越来越低,血压也在下降,我在通知医生抢救的同时,也打电话通知了他的家属。接电话的是他的一个儿子,语气很冷淡:“你们不用抢救了,我知道他活不久了。如果今晚不行了就让他在你们医院呆一晚,我们明天早上会来接他的。现在这么冷我们就不过来了!”然后“啪”的一声挂了电话。

  老人死在这个孤独的雪夜里,我真的很痛心。

  最暖心的事

  地震伤员家人常发问候短信

  今年“五一”,我又收到了一条祝福短信,是一个陌生号码发来的,但落款很熟悉,是“四川小李”,我的心不由一暖。

  认识他是在两年前,汶川大地震后,医院收治了一批震区伤员,其中多是家破人亡的老人,一开始免不了万念俱灰,拒绝治疗。但有个68岁的老汉却是例外,不仅很配合治疗,还经常做别人的思想工作。一次我给他打针没打进去,一个劲儿道歉,他倒笑呵呵的:“没关系的,姑娘,再来一次,我不怕痛的……”说着把另一只手伸给我。看到震后仅剩的四个手指头,我禁不住鼻子发酸。

  老人住院1周后,在外地打工的儿子找上来了。这个内敛而害羞的年轻人照顾起父亲来无微不至,每天给老人按摩,推他出去散步。有一天年轻人不在时我称赞他,老人笑着说:“其实,他不是我亲生的。”

  我一惊,老人笑着摇摇头,把话题扯开了,我便没有追问背后的故事。没多久这批伤员痊愈离开,医院给他们统一打印了一张医护人员的联系方式,很快我就收到了年轻人的短信:“郑护士,这段时间辛苦你了。以后不管在天涯海角,我都会祝福你。四川小李。”

  以后逢年过节,我都会收到他的短信,号码一直在变,我想他可能在辗转各地打工,但是祝福不变。我也一直记得这对豁达善良的父子,同样祝福他们。

  记者采访

  医院不缺“妙手”,最需要“仁心”

  前天晚上,趁郑瑜上夜班的时候,记者去了她工作的重症监护病房。10多张病床一字排开,连着各种复杂仪器的患者随时面临死亡威胁,郑瑜在这里一做就是6年。

  郑瑜回忆,2004年她毕业刚分配到这里时,护士长告诉她们一句话:“你们以后面对的,不仅是‘人的病’,更是‘病的人’。”6年了,她现在越来越理解这句话的含义,病人不止是生病的人,他们是有微笑有眼泪有情感的,活生生的人。只是许多医护人员生生死死看多了,经验越来越丰富,感情却越来越淡漠。医院里从来不缺少专家和权威,不缺“妙手”,难得的是“仁心”。医生或许还需要冷静,但作为护士来说,慈悲心和同情心更重要。这正是护士长要教给他们的。

  所以,工作之余,郑瑜用充满感情的笔记下这病房里的悲欢离合,并时刻自省,学会贴近别人的痛苦,体谅别人的忧伤,免于职业性的麻木和冷漠,以一个单纯的“人”的身份对待另一个身罹疾病的“人”。

  东南商报记者 樊卓婧 通讯员 张基隆

参与互动(0)
【编辑:李季】
    ----- 社会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