咆哮是咆哮者的墓志铭——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社会新闻
    咆哮是咆哮者的墓志铭
2010年06月23日 08:57 来源:南方日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朱迅垚

  阵容日渐庞大的“哥”系列又增加了新的成员。近日,广州市法制办一位公务员因为对办事群众咆哮了近半个小时,被网友冠名为“咆哮哥”。

  细听这段咆哮的录音,其情绪失控的程度、咆哮的力度实属罕见,让人想起2006年解说世界杯足球赛的黄健翔。有人说,这位公务员的咆哮反映了公务员系统的傲慢常态。但傲慢其实并不需要咆哮这种极端形式去表现,真正的优越感从骨子里散发出来,不必咆哮。所以,倒是没必要把“咆哮哥”看成公务员体系的一个代表,“咆哮哥”的情绪失控显然已经在正常范围之外,并不是常态。但公众的关注也颇有意思,因为在他们看来,其嚣张的姿态兴许正是某些具有官僚作风的公务员群体的漫画形象。

  网络自发形成了一个对社会现实的讽喻系统,这个系统通过生产大量的新名词讽喻现实。“咆哮哥”不过是网民的又一个富有创意的标签,送给一个倒霉的情绪突然失控的小公务员。“咆哮哥”也许会成为2010年的又一个流行词,我们关心的是这一曝光对于公务员系统工作作风的实质改进会否有帮助。

  在社会学意义上,咆哮不仅代表着愤怒,还代表着超出理智的愤怒。愤怒是常见的,超出理智的愤怒却是不常见的。愤怒意味着问题还可以忍受,咆哮却意味着咆哮的主体已经失去解决的愿望,只能纯粹以失控的情感发泄去完成脆弱的抗争。公务员被称为是中国幸福指数最高的职业之一,然而,并不是每个公务员都很幸福。公务员况且如此,遑论其他行业。

  一张咆哮着的扭曲的脸或许是转型社会痛苦的象征。精神疾病发病率的上升,社会压力的增加,幸福指数的下降,让多少人的精神处于高度紧张的状态。当他们实在忍不住,在某一个时刻爆发,那一声咆哮不仅伤害了他人,也伤害了自己。还有多少咆哮,将成为这个时代被遗忘的声响?那些拿不到工资的农民工会咆哮,那些看不到前途的大学生会咆哮,那些在政治斗争中郁郁不得志的人会咆哮,那些被外遇毁了幸福的人会咆哮,那些因为人为因素导致的矿难中死亡的矿工家属会咆哮。与咆哮相对的,是狂欢,一些权贵失去理智、毫无节制的狂欢。狂欢是狂欢者的通行证,咆哮是咆哮者的墓志铭。

参与互动(0)
【编辑:吴博】
    ----- 社会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