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APP

中新视频

中新网

【东西问】释永悟:为什么“阿(ā)弥陀佛”到中国就成了“(ē)弥陀佛”?

发布时间:2021年12月03日 16:47     来源:中国新闻网

分享到:
版权声明:中新视频版权属中新社所有,未经书面许可的使用行为,本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解说】为什么阿弥陀佛,有的人念成“阿(ā)”弥陀佛,却也有人念成“阿(ē)”弥陀佛?此间佛学和梵呗学者研究认为,佛教传入中国后念诵经文的音律方式受到中国人性格和音律文化习惯的影响而发生变化,出自古印度梵文的阿“(ā)韵”逐渐融合成小口型且平和的“(ē)音结合”,这从一个侧面映证了佛学传入中国,受到中国文化影响的历史。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鱼山梵呗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释永悟近日接受中新社“东西问”记者专访,生动解释了佛教音律在传入中土之后经历的变化。

  【同期】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鱼山梵呗代表性传承人释永悟

  印度佛教自西汉末年传入中国后,经过历朝历代逐渐向中国本土化演变,并最终成为中国佛教。这一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发生了很多具有历史意义的标志性事件。

  譬如,汉传佛教“性、相、台、贤、禅、净、密、律”八大宗派的相继建立,是佛教中国化完成的重要标志。《六祖坛经》的问世,《百丈清规》的建立,是佛教中国化过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专著。佛教造像技艺的传承,寺院建筑工艺、禅拳道武术、佛医,大藏经的编撰等等,都是佛教中国化在工巧明、医方明、内明、因明等五明领域中的重大成就。

  【解说】据释永悟介绍,从三国曹植创立鱼山梵呗开始的佛教“五明”中声明语言学的中国化,是佛教中国化进程中发生得最早,影响最广泛、最持久的重要标志性事件。那么,鱼山梵呗中蕴含着怎样的中国文化要素和特征?

  【同期】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鱼山梵呗代表性传承人 释永悟

  鱼山梵呗是中国早期四声、五音、七声、十二律吕等音韵语言文化发明创造运用的智慧结晶,成功开创“改梵为秦”的佛教中国化先河,是中国人根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阐释佛法经典发展思想而形成佛教独特理论中国化的音声自性法门,继承了儒家礼乐四德。用中国人喜闻乐见的音律形式,将佛教传扬开来,兴盛于全国并远播到东南亚国家。梵呗借鉴、融合了中国古代礼乐文化的理论原理和表现形式,在佛教中国化、本土化的过程中,努力从中国固有文化中汲取水分和营养。

  【解说】梵呗涉及中国音律学、语言学、经络学、音乐学等多重理论学问,释永悟说,未来与当代世界不同文明的对话中,应更好发挥鱼山梵呗文化桥梁作用,用梵呗创立和传承讲好文明互鉴的中国故事。

  【同期】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鱼山梵呗代表性传承人 释永悟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尤其要保护好梵呗内涵中所蕴藏的厚重、包容的中国文化精神,更要保护好梵呗文化中所拥有的欢迎接纳、合理消化异质文明的中国智慧,让这种智慧和精神始终鲜活。

  (王峰 梁犇 吕妍 山东聊城报道)

责任编辑:【罗攀】

特别推荐

视频排行榜

关于我们| About us| 联系我们| 广告服务| 供稿服务| 法律声明| 招聘信息| 网站地图
| 留言反馈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3042号]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69978800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