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 乐 圈 WHY-为什么 播 客 堆 社会生活 爆笑视频 名流访谈
游遍天下 | 奇闻轶事 | 天下华人 | 广告饕餮 | 魅力欧罗巴 | 曾经流行 | 新闻浮世绘 | 专题汇总  
 
 
■ 本页位置:视频名流访谈 → 视频正文
李必达:罢看吴钩从笔砚
2007年07月20日 16:23    来源:中国新闻网
  瑞士军刀

  熟悉中国一九六六年到一九七六年十年历史的人,至今或能想起李必达的名字。他曾任林彪“四大金刚”之首黄永胜的秘书,正是他一封揭发信令林彪集团如坐针毡。因此,李必达冤下囹圄,更被后来人称为“敢于斗争的秘书”。

  如今,历史早已翻过。从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企业注册局局长位置上退休的李必达,又活跃在笔砚之间,成为作品拍卖动辄万金的书法名家。

  从军、从政、从文,人生的每一个重要轨迹,李必达都留下浓重一笔。

  二十五岁从军,直到三十一岁在周恩来总理亲自过问下冤狱得洗,这段让李必达“一夕成名”的历史,他并不避谈。但坐在北京三里河的书斋里,闻着满屋墨香,李必达最得意的却是“不经意间”成为书法名家的一段。

  二00一年,刚刚退休的李必达重拾笔砚,并着手准备自己的第一次书法展览。没想到,他的第一个书法展居然就在国内地位至高的中央美术馆举办,而且观者如云,盛况空前,仅部级官员就来了二十多个。

  “回想起来,当时参展的作品远不如现在,但毕竟一开场就有这样的成绩很受鼓舞”,李必达笑言,是朋友们的善意让他有了今天的成绩。

  此后,李必达早上七点必定走进书房,闭门练字,直到下午四点才离开,天天如此,坚持已有七年多。关于他的字,书画界有很多夸赞之词,李必达自己却谦虚的归结为五个词:传统、平民、日新、文明、多样。

  有书法名家曾说,李必达的字吸取了颜真卿、柳公权、王锋、苏轼、张旭、黄庭坚、诸遂良、文征明诸家之精髓,受郭沫若、赵朴初影响也很深,但他不拘—格,博采众长,融汇贯通,终于形成自己的风格。与诸家比较,似又非似,自我特色非常突出。同时,他的字真、草、隶、篆以及东巴文皆能,更以行草见长。

  如今,已是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老年书画研究会会长的李必达,曾多次参加全国性书法展览。与一般书法展不同的是,李必达每到一地展品都不同:在武汉展歌颂故乡;在成都展则反映蜀地文化;在厦门展写出有关厦门的一百首诗词;在哈尔滨,展的是历代名家描写冰雪世界的百余首诗词;而且展览完毕把展品都留在当地。因此全国著名文学家、新闻学家、书法家邵华泽先生非常赞赏地称他为“潜力巨大的书法家”。

  随着李必达的书法声誉日隆,此前在上海及广东东莞举办的李必达书法艺术作品专场拍卖会上,曾出现几百人竞价争购他的书法艺术品的场面。他的作品《毛泽东•沁园春》、《岳飞•满江红》、《苏轼•赤壁怀古》、《弘一法师格言》等作品也被一些国家领导人所收藏。今年九月的七、八两日,李必达还将在广州,为中国慈善基金总会举行一场义展、义卖。

  抚今追昔,李必达对过往恩怨看得很淡。他说,书法能让人灵魂净化,思维开阔。(记者:魏晞)

编辑:杨彦宇】
■ 相关报道:
关于我们】-新闻中心 】- 供稿服务】-图片库服务】-【资源合作-【留言反馈】-【招聘信息】-【不良和违法信息举报
有奖新闻线索:(010)68315046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法律顾问:大地律师事务所 赵小鲁 方宇
[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京ICP备05004340号] 建议最佳浏览效果为1024*768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