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APP

中新视频

中新网

当冬奥遇上东北话:老“隔路”了

发布时间:2022年02月17日 15:12     来源:中国新闻网

分享到:
版权声明:中新视频版权属中新社所有,未经书面许可的使用行为,本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北京冬奥会】当冬奥遇上东北话 :老“隔路”了

  【解说】近日,随着2022年北京冬季奥运会的开幕,赛场上的“东北话金句”频频出圈,像高亭宇所说的“隔路”、中国香港选手朱定文自带“大碴子味”的采访,以及王濛富有感染力的东北话比赛解说,都让网友们津津乐道,体验到了“东北味”十足的冬奥盛会。

  【解说】而为何东北话频繁在冬奥“出圈”?哈尔滨师范大学文学院的梁晓玲教授告诉记者,其中一个原因就是东北地区凭借得天独厚的地理气候环境,为冬奥输送了许多优秀选手与教练,赛场上“东北人含量”极高,能听到东北话的几率也就更大。

  【同期】哈尔滨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 梁晓玲

  东北方言在这个冬奥会上,很火出圈,一个是东北地方的运动员多,教练员、解说,有很多都是东北人,满场都是东北人,自然就会说东北话要多。

  【解说】梁教授表示,东北话相较于其他方言,更加浅显易懂。独特的语音语调,也让东北人得到“只听其声就知是东北人”的特殊标签,富有笑点的语气也总能将身边人带“跑偏”,不自觉地学习了东北话。

  【同期】哈尔滨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 梁晓玲

  为什么说这个东北话,很容易被模仿,很富有感染力,是因为它和普通话比较接近,一般的人你能够辨识出来,这个是东北话,一听就知道它是东北话,它的这个语音系统,比较简单。所以,外地的其他方言区的人,模仿起来比较容易。所以,我们经常听到说这一个宿舍,一个东北人,然后毕业就八个东北人。

  【解说】东北话有东北人乐观、豁达的精神品质加持,常常自带笑点。王濛一场解说下来,网友们都觉得像看完一次富有专业性的小品,直呼东北人人都是“段子手”。

  【同期】哈尔滨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 梁晓玲

  一开始全国人民注意到东北话的时候,它是从一些东北方言的小品开始的。所以,后期再听到东北话,就会联想到那个方言的小品,所以就会觉得搞笑。

  【解说】而东北地区人们豪爽、直率的性格也使东北话更显气场,霸气的外表下是自信的内核,冬奥运动员的东北话频现,也表现了他们对“东北老家”的热爱和对东北文化的自信。

  【同期】哈尔滨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 梁晓玲

  它其实反映了这个运动员,他的这种自信。一个是他专业的自信,另外一个就是这种文化的自信,地域文化的这个自信,方言自信。它(东北话)之所以在这个地方觉得搞笑,是因为我觉得它是有一个这种环境的反差,冬奥会它是一个国际性的赛事,是一个很高级别的这个赛事。这个东北方言,在这个地方说东北方言,那可能在过去会觉得它土气,但是现在,他(运动员)就不会太顾及太多,不会太纠结,其实就体现了他的这种文化自信。

  【解说】敞亮的东北人,生动的东北话以及东北奥运健儿们专业的技术水平,给冬奥增添了一抹“东北”气息,也让冬奥更“接地气”。让世界知道,东北人从冰雪中获得快乐,从冰雪中争取荣誉。

  孙汉仑 李蒋铭 黑龙江哈尔滨报道

责任编辑:【王珊珊】

特别推荐

视频排行榜

关于我们| About us| 联系我们| 广告服务| 供稿服务| 法律声明| 招聘信息| 网站地图
| 留言反馈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3042号]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69978800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