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户投资期指“自治”为主——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证券频道

专户投资期指“自治”为主

2010年07月13日 14:58 来源:新京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证监会放开基金专户理财产品投资股指期货;基金公司仍面临产品和投资人员瓶颈

  上周证监会宣布,放开基金专户理财产品投资股指期货,并且在规则上采取了最少的限制。此前,公募基金投资股指期货的指引已经出台,但公募基金的参与仅限于套保。专户理财产品则有望更广泛地参与股指期货市场,但囿于基金公司的产品和投资人员瓶颈,该领域短期可能仍然难以成为投资者在股指期货市场获利的渠道。

  专户参与规则限制少

  证监会此前表示,基金专户理财业务可以参与股指期货交易,监管机构将不对专户理财业务参与股指期货的投资目的、投资比例和信息披露等内容进行规定。

  这意味着专户产品投资股指期货并不像公募基金一样限定在套期保值的范围内。此前公募基金参与股指期货不但有头寸上的限制(如不超过10%的资产净值限制等),还明确要求公募基金持审慎原则,以套保为主。

  证监会认为,专户理财产品的投资人,应已具有较强的风险识别和风险承受以及自我保护能力,因此,参与股指期货的总体原则以当事人意愿自治为主,经过资产管理合同双方协商一致,即可按需定制具体的交易目的、交易策略和投资策略。

  不少机构认为,允许专户参与股指期货将给这一市场带来更多理性的机构投资者。在机构缺席的情况下,股指期货套利交易频繁,投机气氛较重。从最新的数据看,上周五股指期货IF1007、IF1008、IF1009、IF1012四个合约的成交量是持仓量的11.5倍。专户理财的介入被认为是有利于改善投机情况的措施。

  基金业面临人才困局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在运作的专户“一对多”产品的数量在150-200只之间,而开展更早的专户“一对一”业务数量和规模则更大。

  博时基金人士指出,该公司各类专户理财产品管理资产的净值规模已经超过了600亿元。全行业的专户资产管理规模则在千亿数量级上。

  但基金行业是否储备有股指期货投资人才仍是个大问题。目前部分基金公司设置的金融工程、衍生品投资等部门有少量股指期货人才,但全行业仍处于普遍缺乏的状态。

  深圳一家中型基金公司也公开挂出要求,招聘相应的股指期货研究员,“对股指期货进行分析”,“进行数量模型开发和测试”。而这样的人员配备距离开发产品仍有一定距离。

  也因为人才软肋,公募基金参与股指期货的指引文件发布多时,但目前仍未有相关的产品设计面世。

  招商基金研究部总监陈玉辉说,新基金投资股指期货在未经过实际操作前,参与的不可知风险较大,包括后台处理等方面都会考验基金公司的风险控制能力。所以不排除会有基金公司出于市场考虑提前推出这方面产品,但从目前情况来看,全行业大范围地参与股指期货的可能性不大。

  而专户理财放开参与股指期货,也可能给基金配置和培养股指期货人才提供了机会。

  好买基金研究中心的分析师指出,“此前公募基金对投资股指期货的意愿主要集中于套保,大多数基金公司并没有配置专门对股指期货有操盘经验或者实际投资经验的人才。专户参与股指期货后,一方面倒逼基金公司增加相关人员建设,另一方面,也提供了一个人才培养的平台。”

  - 策略建议

  “期指最终看人如何用”

  股指期货只是一种投资的工具,公募基金可以运用它实现一定程度的套保,专户也可以利用这类工具变身为“对冲基金”,在投资股指期货的政策门槛上,专户理财已经领先于“阳光私募”和券商集合理财。

  专户理财参与股指期货有很多方式,比如在注重绝对收益的产品中,运用股指期货来对冲下跌风险;也可以设计成博取单边收益的高风险类型。

  好买基金研究中心的分析师指出,股指期货再好,最终得看人如何运用,“只有最厉害的人,没有最厉害的功夫”。从这种意义上来说,专户间的分化势必加剧,投资者选择时更要“擦亮双眼”。记者 吴敏

参与互动(0)
【编辑:杨威】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