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者:宏观决策须防经济数据过敏症——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证券频道

学者:宏观决策须防经济数据过敏症

2010年07月16日 11:07 来源:证券时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在中国经济走向足以牵动世界各国神经的背景下,备受海内外关注的中国上半年宏观经济数据终于出台。以纵横两方面的参照系来看,尽管经济运行不乏隐忧,但无论是上半年11.1%的GDP增速,还是上半年2.6%的CPI同比上涨,放在中国既往增长周期和世界经济层面,都应是不错的经济数据。当然,在被广泛视为支柱产业的房地产因为政策收紧迈向拐点进而可能拖累下半年经济增长的情势下,部分地方政府、有关利益团体及其代言人格外担心本轮楼市调控的政策效应。于是,影响力绝不容低估的上述市场主体正通过各种手段试图影响决策层的调控决心及后续政策走向。有人更以本轮调控可能爆发中国式次贷危机为要挟,喊出了中国房价跌幅决不可超过25%的口号。足见房地产业对中国经济的绑架之深。

  经济数据支撑政策连续性

  从经济决策的程序来说,除了考虑对经济走势的预期之外,国民经济运行的即期数据当然是决策层最为看重的。假如把本轮经济与金融危机爆发以来直至现在作为反危机的第一、第二阶段,则中国在这两年里的反危机政策效果还是非常显著的。即便是处于低谷的去年首季度经济增速,还是达到了6.1%。尽管看起来的确有点寒碜,但与同期西方经济体的表现相比,完全不在一个层面上。应当承认,这个中等增速是以政府补贴色彩浓厚的消费以及陆续投入的4万亿元投资为代价换来的。但中国就此换来经济迈向复苏通道的实际成果绝不容否定。而从去年全年的经济表现来看,全年8.7%的增长以及符合原先预期的“V”型复苏轨迹足以证明中央的一揽子经济刺激计划取得了相当的成功。至于今年上半年的经济运行,尽管有人出于利益偏好不时泼冷水,但无论是经济增长硬指标还是增长动力、运行环境、就业数据、增长质量乃至各界关注的重点领域宏观调控成效,都证明经济运行基本符合中央和普通市场主体的预期。至于它合不合某些市场主体的口味,应该不在中央的整体判断之列。

  不必对相关数据过于敏感

  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是,今天的中国经济,早已不是30年前比较单纯的形态了。一个明显的特征是市场参与主体不断分化,各自的利益考量差异明显。那些得益于市场化改革以及从新旧体制转换过程中收获颇丰的既得利益者,不仅成为进一步改革的阻力,而且往往整合运用其所掌握或影响的各类资源来阻碍可能触动其利益的宏观调控政策的执行。本轮房地产调控即是明显一例。在政府的密集政策使得房价快涨势头初步得到遏制、6月份70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涨幅比5月缩小1个百分点、环比下降0.1%之后,房地产商、部分地方政府以及相关利益代言人早已按捺不住,纷纷跳将出来,呼吁决策层“正视”房产调控对经济增长的负面效应。部分媒体“忽悠”受众,企图制造第二轮刺激方案可能出台的假象。

  0.1%的环比下降就已经让有关市场参与主体抽风了,这是滑向坏的市场经济的信号。笔者一点也不怀疑最高决策层整顿房地产市场秩序、平抑房价以惠及民生的决心,但对地方政府能否真正贯彻中央调控政策以及相关政策执行效果却表示严重担忧。且不说国内房地产市场远未达到崩溃地步,即便房地产泡沫再度破灭,经济增长率最多下降1.5个百分点。而从中国经济的基本素质来看,房地产泡沫若破灭,经济调整尽管在所难免,但中国经济决不至于崩溃。而调控房地产的目标一旦达到,则对优化经济结构、整治市场秩序来说,显然利大于弊。

  笔者认为,充分的信息与准确的数据当然是理性经济决策的前提,但宏观决策既要充分重视短期经济数据释放的信号,也要避免出现对经济数据的反应过敏。就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的策略选择来说,可持续增长和防通胀当然是施政的重要着力点,楼市调控更不可半途而废。

  转变发展方式重在执行力

  在彻底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已经成为“十二五”乃至今后一段时期经济发展的中心任务之后,宏观经济政策既要关注短期经济目标是否好看,更要关注可持续增长能否实现。若是因为担心经济指标下滑而重走刺激老路,不仅会付出系统性经济风险上升以及内外经济失衡加剧的沉重代价,更有可能在失去结构调整良机的同时错过中国增长路径成功切换的时间窗口。为今之计,政府亟需拿出相关策略组合,在坚持既有政策基调的情况下,凝聚共识,避免误判形势。笔者认为,在市场主体对经济形势的判断越来越倚重于关键经济信息与政策建议释放的今天,各司其职的有关部委以及对经济决策有着一定影响的财经人士和传媒,应以建设性的行动在全社会营造有利于经济结构转型和关键领域宏观调控的政策与舆论环境,真正做好发展方式转变这篇大文章。

  (章玉贵 上海外国语大学东方管理研究中心副主任)

参与互动(0)
【编辑:王文举】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