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对多延期难 部分基金公司萌生退意——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证券频道

一对多延期难 部分基金公司萌生退意

2010年08月09日 15:26 来源:证券时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尽管部分1年期一对多因业绩“拿不出手”想延期,但延期很难有可操作性。证券时报记者获悉,一对多期限如果要延期,需要重新申报、走手续,而且可能导致部分持有人选择中止合同退出,这意味着愿意留下的“延期资金”很可能达不到5000万元的成立门槛。

  延期恐不及5000万门槛

  证券时报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基金公司专户部大多对“延期”进行过内部讨论。从去年以来,一对多成立了约180只产品,其中半数左右产品都设计成期限一年的“简化版本”,到今年9月,将出现首批到期的一对多产品。

  “要说延期,肯定都想。我们仔细讨论后发现,无论从政策还是法律的角度,延期都不太可行。”深圳一家基金公司机构理财部人士说,延期需要变更产品合同,这就相当于重新申报一只一对多产品,不仅要重新上报,还面临能否获批的风险。此外,一对多持有人和管理人是合同关系,除非全部持有人都同意延期,否则延期肯定会导致部分持有人选择终止合同,使变更合同后的一对多管理规模下降。特别是在产品前期业绩不佳、市场后市走向不明的情况下,持有人大多会倾向于到期了结,存留下来的“延期资金”很有可能面临达不到5000万元底限的状况。

  “如果想延期,5000万元的成立门槛很难迈得过。”上海一家中型基金公司市场部人士透露,由于赚钱效应不明显和市场容量趋于饱和,一对多首发规模缩水明显,近期成立的一对多已经很难达到去年平均近2亿元规模水平,一般都是刚到5000万元的门槛,甚至还出现募集规模达不到5000万元无法成立的情形。

  到期了结或成淡出契机

  除担心延期后可能达不到5000万元成立门槛外,基金公司在产品期限上维持现状,也可能是出于逐渐淡出一对多业务的考虑。

  有业内人士坦言,入市近一年,一对多经历了从喧嚣到沉寂的过程,基金公司也从高调参与、大肆跑马圈地回归理性,加之部分产品业绩不甚理想、管理团队运作成本高昂,一些基金公司已经对一对多业务“萌生退意”,一年期产品到期或许正好成为其淡出契机。据悉,深圳一大型基金公司下半年不准备上报新的一对多产品。

  北京一家基金公司专户部人士称,在一对多总盘子不大的情况下,规模效应很难发挥,加之投资和市场团队人力及成本的增加,使整体运营成本高昂。“了结到期产品,可以避免摊子铺得太开,否则只能死要面子活受罪。”(李湉湉)

参与互动(0)
【编辑:王文举】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