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超级散户榜”揭秘:超过60人身家过亿(3)——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证券频道

2010年“超级散户榜”揭秘:超过60人身家过亿(3)

2010年09月06日 10:16 来源:北京晨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曹晴霞季芬莲们靠增发致富

  苏宁环球(000718)中的两位超级散户——曹晴霞和季芬莲,则是靠定向增发的限售股解禁坐收渔利。

  2008年,苏宁环球向4名特定投资者以5.7元/股的增发价发行1.2亿股,曹晴霞和季芬莲分别以现金1.71亿元各自认购3000万股。

  去年底,苏宁环球增发限售股解禁,经送股后,曹晴霞的3000万股变成了如今的3600万股;季芬莲则在解禁后陆续卖出,目前持股2999.82万股。6月30日,苏宁环球的收盘价为8.64元,两位自然人的持股市值分别为3.1亿元和2.59亿元。持有近两年,曹晴霞、季芬莲两位超级散户获利均过亿元。

  在身家过亿的超级股东名单中,靠增发致富的超级散户不在少数,有目前持股市值第一的柯希平,美都控股(600175)的钱海平、彭锡明等。有业内人士评价,就如同打新股一样,参与增发也是一个圈子,这里面富人居多,追求的也是稳定收益。

  3 一直活跃的牛人

  吴鸣霄在退市股中掘金

  最近一两年,ST专业户——吴鸣霄的名声越来越响亮。至今年6月30日,吴鸣霄名下共有9只股票,持股市值超过3亿元。但9只股票中有8只跟ST有关,这其中多数股票都曾游走在退市的悬崖边缘。

  吴鸣霄投资的股票都具有重组概念,以刚刚摘帽成功的天方药业(600253)为例,吴鸣霄去年三季度买入302.9万股,当季平均股价约为5.5元。上周末,天方药业的股价已上涨80%至9.93元。吴鸣霄账面获利超过千万元。

  江湖传说,现年40多岁的吴鸣霄名义上是散户,其实背后是投资机构。根据资料,吴鸣霄最初为上海华鸣公司法人代表,目前则是上海国鸣投资的有限合伙人。据称,吴鸣霄善于在低价ST公司中淘金,从不买高价股。而其进入上市公司的途径主要有两条:一是通过原来华鸣公司拍卖法人股后过户至吴鸣霄名下;二是直接通过二级市场购入。但无论哪种途径,其成本都相当低。

  黄氏父子、唐氏兄弟依旧凶猛

  黄木秀,与黄木顺的名字仅一字之差,却没有任何联系,且投资风格完全迥异。

  黄木秀与吴鸣霄一样,更青睐有重组题材的ST股。至6月30日,黄木秀共持有5只股票,全部为ST股。此外,黄木秀还带着自己的两个儿子黄俊龙、黄俊虎一起炒股票,父子三人累计市值约1.7亿元。

  黄木秀的名声大噪缘于去年8月份的ST琼花(002002)重组。当时,重组复牌后的ST琼花连续7个涨停,分别位居流通股股东第一名、第四名的黄木秀、黄俊虎父子日进账200万元,风光无限。但今年5月,黄氏父子在达到ST琼花5%的“举牌红线”后仍频繁交易,其违规行为被市场所诟病。

  军工股专家唐建纯、唐建平两兄弟也继续活跃在超级散户的阵营中。不过,军工题材股如今二人1股没有,反倒是从去年底开始追随价值投资的典范——黄木顺买入北方国际。此外,唐建平少量持有两只中小板股票。目前,俩兄弟持股市值超过1亿元,较2007年高点时既无突飞猛进的增长,也没有大幅缩水。

  4 违规被罚的大佬

  “阿昌一族”全线撤退

  在所有超级散户中,消失得最彻底的就是曾经在中兵光电(600435)中声名显赫的“金顺法”、“金小红”、“徐菊仙”、“沈浩平”等一组亲情账户。该账户由江湖人称“阿昌”的沈昌宇一人控制。今年初,中兵光电一度受到市场追捧,“阿昌一族”则在一季度全线撤退。圈内人士估算,他们当初在中兵光电投入的资金累计约为2.5亿元,经过近两年的时间至少获利2亿元。

  而就在上个月,中国证监会对沈昌宇操纵股价案进行处罚,没收沈昌宇违法所得185.03万元,并处以555.09万元(违法所得3倍)的罚款。市场传言,现今阿昌已经离开了东方证券杭州龙井路营业部,但其资金并未全部抽走,只是比以前低调了很多。

  刘芳夫妇露脸越来越少

  在2007年,因ST金泰(600385)股价连续拉升42个涨停而一战成名的刘芳,曾经是广大散户的“超级榜样”。无数人追捧、无数人猜测……而在媒体的接连曝光后,真正的“超级散户”被揭开神秘面纱,刘芳的丈夫叶晶才是真正的“超级散户”。但此后,刘芳、叶晶夫妇异常谨慎,在上市公司中露脸的次数越来越少。

  至今年6月30日,刘芳、叶晶夫妇仅持有澳洋顺昌(002245)和贵糖股份(000833)两只股票,持股市值3447万元。这在超级散户阵营中,早已排在百名之外。此外,今年年初,证监会对4名自然人进行处罚,其中就包括叶晶。据悉,2007三季度,刘芳和叶晶合计持有桐君阁(000591)股份5.69%,超过“举牌红线”但未公告,证监会对其处以30万元罚款。(记者 王洁)

参与互动(0)
【编辑:何敏】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