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海证券:海油工程 在调整中蓄势待发——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证券频道

东海证券:海油工程 在调整中蓄势待发

2010年09月14日 14:39 来源:证券时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投资要点

  ●由于工程量减少,公司今年业绩将处于低谷。

  ●作为海洋工程行业的主要受益者,公司2011年后有望快速增长。此外,海外业务也将是公司收入的另一个增长极。

  ●预计公司2010-2012年每股收益为0.18元、0.29元、0.48元,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因素:钢材等原材料价格走高;在母公司中海油内部的议价能力;公司缺乏深水开发的经验,走出国门后市场竞争将加剧。

  海油工程(600583)母公司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是国内垄断的海上油气生产商。作为国内唯一一家承揽海洋石油、天然气开发工程建设的总承包公司,公司是国家发展海洋工程战略的直接受益者,海洋工程业务和海外业务是公司未来的两个重要增长点。

  2010年为结构调整年

  公司上半年合同额42.2亿元,全年合同额预计在105-110亿元间,营业收入同比下滑47%,下半年虽然会有所改观,但2010年同比业务下滑成为定局。公司业务下滑的原因有两个:一是根据国内海上油气田整体开发计划,“5000万吨”产量目标相应的工程量大部分在去年已经完成,今年国内工程量出现暂时下降;二是全球金融危机对整个海洋工程行业的冲击仍未完全消退,国际市场开发形势不容乐观。

  公司2010年收入下降并非是行业进入衰退期。十二五期间中海油计划海工投资2500-3000亿元,以此推算每年500-600亿元,按海油工程占母公司投资30%左右计算,每年约150-160亿元,因此可以预见2011年后公司业绩将进入上升通道。

  公司2001-2009年海洋工程毛利率在15%-23%之间,2009年公司毛利率骤降至12.48%,2010年上半年毛利率15.85%,同比提升4.43个百分点。提升的主要原因是公司深入开展降本增效、钢材市场价格回落以及公司同母公司的议价能力提升。公司最坏的经营环境已经过去,毛利率开始回升。公司未来“两翼”业务(深水业务和中下游业务)前景看好,深水业务主要在南海初步形成深水工程EPC能力和水下高端产品研发与制造能力,中下游业务向LNG、石油化工等领域转型。同时公司的几大基地陆续投入使用,为业务发展提供良好的基础。我们认为,未来随着公司工程量的逐步增加,毛利率有望稳步回升,稳定在18%以上。

  长期受益国家海工战略

  国家战略推动海洋工程发展。母公司中海油是国内最主要的海洋工程设备的采购商,我们按照中海油的规划可推出2011年后国内海洋工程设备市场的容量每年超过250亿元。同时,国内海洋油气开发处于由浅水向深水的战略转换期,南海大型深水天然气项目荔湾3-1项目是公司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深水项目。该项目的启动标志着公司海工项目进入快速发展通道。作为国家发展海洋工程战略的直接和主要受益者,公司海洋工程业务未来有望快速成长。预计2011年后公司海工业务每年的收入增长将超过30%,未来1-2年内以南海为主的深海业务收入将超过以渤海为主的浅海业务。

  海外业务是公司业务的另一增长极。公司加速海外布局,重点关注中东、澳大利亚和巴西等相对活跃市场,签订了雪佛龙Gorgon 项目液化天然气工厂工艺模块建造合同等多项海外订单,2010年上半年新签海外订单15.2 亿元,另外还有部分订单已达成合作意向。虽然国际市场开发成果不能全部立即转化为当期收入,但为未来缓解单一市场风险、保证业绩稳定和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撑。此外,公司与休斯顿专家成立科泰有限公司,共同开展国际深海业务,尽快建立起深水浮式平台EPCI的系统工程能力。预计2010年海外业务有望同比增长20%,2011年后年增长率将超过30%。

  盈利预测与评级

  我们判断公司2010年业绩处于低谷,2011年后业绩步入上升通道,预计公司2010-2012年每股收益为0.18元、0.29元、0.48元。鉴于公司的未来成长性和盈利能力,结合可比公司的估值实际情况,按2011年35倍市盈率,公司合理股价为9.8元,给予“买入”评级。 (东海证券研究所 牛纪刚)

参与互动(0)
【编辑:郭嘉】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