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证券频道

中银国际:寻找制造业转型机会

2010年11月11日 11:27 来源:上海证券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中银国际在昨日发布的策略月刊中称,中国制造业的二次转型已不可避免,看好储能技术相关领域,以及航空航天、高档数控机床和核心零部件的进口替代能力。

  中银国际认为,短期看,中国制造业的发展面临需求端的约束。发达国家消费品市场增长预期暗淡,而过去10年的大发展已经导致基础工业出现普遍性的产能过剩。中长期看,劳动力成本的上升和已达到极限的国内环境资源承载能力都在限制制造业在传统模式上进一步发展的潜力。因此,制造业的转型已不可避免。

  中银国际指出,从资本、技术储备和政策推动的角度,中国正在进入制造业的第二次转型。政策推动可能成为转型的触发因素。未来制造业的超额收益在于对技术的创新和由此产生的对现有供给瓶颈的突破。在这样的环境下,对制造业可以尝试一种类似于PE的投资思路。具体地说,对于具有转型空间的行业(或者只是某一特定的子行业),在突破供给瓶颈的过程中,需求端的周期性变化在衡量投资价值过程中的重要性显著降低,取而代之的是供给端的突破能力。由于进入壁垒较高,中坚企业在相关行业中的崛起具有很强的必然性。

  首先,从能够直接创造需求的技术突破角度看,中银国际看好储能技术的中长期发展。未来拥有快速增长前景的新能源汽车、风光能源发电以及智能电网三个行业,目前的主要发展瓶颈都在于储能技术的突破。在这三个行业中,车用储能设备的发展已经走过了初级阶段,其特征是商业模式已基本确立、技术发展方向也逐步稳定。但比较而言,中银国际更看好未来大容量储能技术的发展。储能技术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新能源发电的随机性、波动性问题,可以实现新能源发电的平滑输出,能有效调节新能源发电引起的电网电压、频率及相位的变化,使大规模风电及太阳能发电方便可靠地并入常规电网。此外,还看好抽水蓄能在大容量储能方面确定性的投资增长,以及超级电容器在其储放电方面的特性的应用。

  另一条思路,是寻求能够实现进口替代的行业,尤其如果所在的行业具有较好的增长潜力,那么相关领域将更具爆发力。中银国际以进口/表观消费量作为指标衡量机械行业的进口依赖度,发现在大的行业分类中,航空航天业的进口依赖程度最高,达到35%;机床工具行业和食品包装行业的进口替代空间介于20%-30%。其他子行业如工程机械、农业机械和铁路设备等在经历了近十年的进口替代进程后,空间基本降低到10%以下。

  综合考虑,中银国际看好航空航天、高档数控机床和核心零部件的进口替代能力。除了进口依赖程度和专业化生产程度较高等方面的优势以外,这些行业均属于未来国家产业政策支持的重点。航空航天和高档数控机床都属于战略性新兴行业振兴规划中的组成部分,预计未来将有更为细化的支持性政策出台。

   ⊙记者 钱潇隽

参与互动(0)
【编辑:贾亦夫】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