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证券频道

六机构论加息预期 年内很可能再次加息

2010年11月12日 10:04 来源:中国证券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宏源证券 再次加息或近在咫尺

  宏源证券发布的研究报告认为,2010年四季度及2011年上半年仍将面临较大的通胀压力,预计年内将再次加息,时间窗口在10月经济数据发布日与11月经济数据发布日之间。

  报告认为,四季度GDP同比增速或将达8.4%,全年经济增速达10%左右,全年CPI将略超3%的既定目标,达3.2%左右,2011年上半年CPI或在3.5%-4.0%之间。在当前食用农产品价格高企、外围市场流动性泛滥、热钱加速流入中国的背景下,预计监管部门将继续通过数量型和价格工具收紧流动性,同时严格外汇管理,对冲热钱流入对国内流动性的冲击;继续调控农产品价格,加强农产品市场的管理,稳定市场预期。从目前的政策动向看,预计未来几个月央行将综合使用加息、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和发行央票等调控工具收紧流动性。

  报告强调,在当前通胀预期高涨以及美国第二轮量化宽松政策倒逼下,年内再次加息的可能性大大提前,央行加息或近在咫尺。

  长江证券 货币政策转向稳健

  长江证券研究部宏观经济分析师李冒余认为,今年年底12月或明年年初,若经济增长态势较为稳固,则央行很可能还要进行一次预防性和前瞻性的加息。

  他认为,PMI的持续回升、企业重建库存的苗头,似乎都预示着经济在出现环比复苏迹象,这是货币政策转向的第一前提。而就11月2日央行发布的三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来看,央行已预见到明年上半年通胀水平很可能进一步上升。因此,今年年底12月或明年年初,若经济增长态势较为稳固,则央行很可能还要进行一次预防性和前瞻性的加息。其后,如果2011年上半年CPI月度涨幅达到5%,则央行可能再加息一次。

  汇 丰 货币政策收紧仍有空间

  汇丰11月11日发布的最新研究报告认为,预计中国央行年内还会加息一次,幅度为25个基点。此外,预计四季度工业增加值增幅在12%左右、GDP增幅在9%左右。

  报告认为,10月中国CPI、PPI以及新增人民币贷款数据均令市场感到震惊,这解释了央行为何在此前一天宣布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尽管10月工业增加值弱于预期,但稳定的零售销售额和投资数据显示国内需求仍然富有活力,这意味着决策层仍有空间进一步实施量化紧缩政策,以稳定通胀预期,并应对美国第二轮量化宽松带来的影响。汇丰中国首席经济学家屈宏斌认为,广义消费者价格指数可能已接近高点,但通胀压力依然存在。

  瑞 银 12月前后中国可能再次加息

  瑞银经济学家汪涛认为,截至9月底,中国大型银行的超额存款准备金率为1.4%,但在大量持续流入的外汇资金的推动下,该数据在10月份可能已经上升。预计12月前后,中国央行会再加息一次。

  汪涛认为,中国经济增长的“双引擎”——出口和房地产建设继续保持强劲。除天气因素外,庞大的流动性和通胀预期都引发了对农产品和大宗商品异常强劲的需求,从而带来价格上涨压力。随着10月和11月CPI涨幅突破4%,预计进一步的对冲和加息等举措将会出台。

  野村证券 明年可能加息100个基点

  野村证券11月11日发布的报告认为,鉴于未来通胀压力加大,预计2011年中国央行将4次加息,每次上调25个基点,并3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每次50个基点。此外,如果过剩流动性在今年余下时间内仍迅速增长,不排除央行再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的可能性。

  野村认为,新近公布的经济数据显示中国经济活动稳健增长,但对国内过剩流动性的担忧正在升温。中国经济仍处在强劲扩张阶段,预计2010年中国GDP将增长10.2%,2011年增长9.8%。除恶劣天气影响之外,全球农产品价格的上涨和供需结构问题的日益严峻导致了食品价格的上升,而这些因素可能会持续到明年。

  渣 打 年内可能再次上调利率准备金率

  渣打银行11月11日发布的报告认为,10月CPI增幅强劲,食品和非食品价格都在加速上涨。在通胀压力加大的情况下,央行可能进一步上调利率,预计年内还将有一次加息,2011年上半年有两次。此外,年内可能还将有一次存款准备金率上调。

  报告认为,食用油和蔬菜价格成为食品价格上涨的主要因素,而非食品价格上涨的压力来自更广泛的层面,包括强劲的经济增长、工资上涨等。如果价格继续以目前水平上升,今年后两个月的CPI都将保持在4%左右,这意味着全年平均通胀率将达到3.2%。

  报告认为,中国工业生产、固定资产投资和零售销售表现仍然稳健,维持对2010年GDP增幅为10%,2011年为8.5%的预期不变。(朱茵 杨博)

参与互动(0)
【编辑:王安宁】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