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证券频道

证监会童道驰:资本市场创新有序推进

2010年11月16日 08:15 来源:证券日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随着A股市场和国际化日益的接轨,国际化影响程度越来越深,A股指数在国际上的影响也不断的加强,同时越来越受到境外投资者的青睐。在此次的第四届指数与指数化论坛上,中国证监会国际合作部主任童道驰对中国指数化投资市场近几年的发展创新以及国际化进行了分析和展望。

  童道驰表示,在过去的两年中,我们整个市场包括监管部门,在推进创新和加强监管方面,中国证监会以及相关部门做了大量的工作,也取得了很好的平衡的发展。证监会在注重监管、防范风险同时加强创新方面,也做了大量的工作。在去年,中国证券市场成功推进了新股发行制度的改革、平稳推出创业板市场,到上周五已经有141家公司挂牌上市,其中高科技公司占到了70%。再次,证监会还平稳推出了融资融券业务试点,融资融券交易在稳步上升。

  童道驰重点指出了股指期货的推出对指数化投资进程的推进和影响。他表示,融资融券和股指期货在全球都在对卖空这样一个形势非常不看好的情况下,我们推出了自身金融创新的试点,使我们证券市场基础设施又向前迈进了一大步。4月16号沪深300指数上市以来,成交非常活跃,市场运行良好。10月底,股指期货成交额达到了61万亿人民币,这是金融创新方面非常重要的一个进展。大力发展债券市场已经写入了“十二五”规划里,最近证监会已经批准了商业银行进入交易所的试点,为推进我们债券市场的互联互通,提供了很好的契机。相信我们债券市场会有一个非常好的发展。

  近几年来,指数化投资在资本市场创新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这5年来,中证指数公司在证监会、沪深交易所的支持下,不断创新、探索,中证指数和指数基金得到了蓬勃的发展。到目前为止,国内指数型基金已经超过了70多家,合计资产净值超过了2800亿元。相比5年前直属公司成立的时候,规模已经增长9到10倍。所以指数化投资已经成为主要的证券投资基金的产品品种之一。指数化投资由于其被动性投资的理念、风险分散、成本低廉的特点,越来越受到各方的接受和认同。所以自2009年以来,过去的一年,创新型指数基金产品在我们国家大量涌现,特别是股指期货作为重要的产品的推出,带动了指数产品的发展。

  总体来说,指数型基金的发展和我们国家证券市场的发展是同步的。童道驰在论坛上对此观点进行了肯定,在过去的5年中,沪深股市总市值也扩大了5到6倍。现在市值是20多万亿到30万亿之间。多年以来,我国证券市场一直是国民经济的晴雨表。近年资本市场的蓬勃发展也得到了充分的反映。所以指数化产品也得到了蓬勃发展。

  中国证券市场指数化投资近几年一直处于快速上升期,其国际化进程也在不断推进。童道驰表示,指数化基金特别是中证指数在走向国际化方面,也迈出了重要的步伐。在国外有很多的交易所,差不多30家,以指数为基础的产品有7、8家交易所,比如新加坡相关的指数、纽交所、纳斯达克等等,都在交易我们的基础指数。当然这些还是概念上的指数,但整体讲,随着A股市场和国际化日益的接轨,国际化影响程度越来越深,作为A股市场的代表指数,中证指数在国际上的影响也不断的加强,A股指数也越来越受到境外投资者的青睐。

  据了解,在加强两岸三地的合作方面,中证指数公司编制了两岸三地500指数,把我们的蓝筹股、香港的一些股,重要的股票和台湾的蓝筹股,纳入到两岸三地股票册中。这个指数是考察两岸三地总体市场行情的首个基准。一旦ETF产品在香港上市,将有望成为全球资本市场较为活跃、投资群体较为广泛的基金产品,进一步增强香港、台湾、内地市场的联系。童道驰还透露,沪深交易所还和其他的相关交易所正在探讨相互挂牌的可能性,和东交所、伦敦交易所等相关交易所已有进一步接触,希望在ETF在对方市场上市方面进行探索研究。

  由于交易结算制度在各个国家都有很大的区别,中国证券市场国际化还需要很多步需要走,比如风险控制、跨境资本流动、后台的支持,特别是交易结算方面,等等方面都需要进一步拓展和改进,以适应国际市场的需求。

  童道驰在最后表示,国际市场的完善度以及多样化,都是对国内市场推出新的指数产品、跨境产品带来的挑战。但从总体的趋势来讲,随着我们国家宏观经济的不断发展,我们国家在经济方面表现强劲的增长,中国的经济在国际市场上的影响力日益增强,资本市场走向国际化、资本市场对外开放、资本市场对外影响力也在不断的增强。中国证监会作为监管部门,将在控制风险、加强监管的基础上,积极支持交易所和指数公司加强创新,不断推出新的品种,满足投资者日益增长的投资需求,推动资本市场的持续健康发展。

参与互动(0)
【编辑:王安宁】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