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证券频道

受让建行H股供股认购权 淡马锡加仓国内金融资产

2010年11月16日 10:16 来源:证券日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美国银行退出、淡马锡入围,建行H股供股权转让可谓热闹非凡。作为最早进入中国资本市场的外资巨头,淡马锡已经在多个领域和我国的多家金融机构开展顺利的合作。此次受让建行H股供股权使得其在建行H股的权重进一步加大,以便更好的分享我国国有大行成长所带来的回报。

  淡马锡入围建行供股

  在A股配股顺利完成的同时,建行的H股配股出现了

  建设银行发布公告表示,该行接到美国银行的书面通知,该行已经同意向淡马锡控股(私人)有限公司的一家附属公司出售17.9亿股美银供股权。截止目前,美国银行持有建行H股255.8亿股,占目前建行供股前发行H股股本总数的11.38%。根据建行之前发布的公告,美国银行将获得建行17.9亿股之未缴股款H股供股权。

  建行H股公告表示,本次建行以每股4.38港元的价格,按每持有10股获配0.7股H股发行共157.28亿股H股。按照近期建行H股7.4港元每股左右的价格配股价存在着较大的折让比例。

  根据之前外媒报道,美国银行因为三季度业绩亏损严重,因此无法参与此次建行配股。中央财经大学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不排除存在这种可能,因为配股权只要两大股东协商妥当,确实可以转让。

  还有专家对记者表示,由于H股配股价存在着较大的折让,同时受让来自于其他大股东的配股权,可以使得淡马锡其自身在配股后的权益得到增加。而与此相对,美国银行在建行配股之后的相关权益将会有所摊薄。

  本报记者按照港股供股价格计算,此次淡马锡接手的供股总价为78.4亿美元。由于转让了供股权,在建行H股供股完成之后,美国银行持股占建行发行H股总股本的比例将由之前的11.38%下降至10.64%,下降幅度约为0.7个百分点。

  据记者了解,目前建行H股的第四大股东富登金融控股是淡马锡集团旗下的全资子公司。因此,此次供股权转让之后,淡马锡整个集团持有的建行H股股权将会有进一步上升。根据三季报数据,目前富登金融持有建行H股5.87%的股权,供股完成后,淡马锡整个集团持有的建行股份将会上升至6.62%。

  建行的配股工作一直在顺利地进行中。A股方面,昨日建行发布A股配股发行结果公告。根据公告,本次A股股东有效认购5.94亿股,占可配售A股股份总数的94.23%,有效认购资金总数为22.38亿元。由于大股东的力挺,建行A股取得了符合之前市场预期的成绩

  多渠道进军国内市场

  机遇总是伴随着危机,此次美国银行退出建行供股可以说给了淡马锡一个良好的机会,以此参与配股分享我国大行成长的收益。从过往历史来看,几大入围我国几大国有上市银行的战略投资者,都在其上市后几年内获得了丰厚的回报。因此淡马锡不会错过这样的机遇。

  作为新加坡的大型金融集团,淡马锡对国内金融市场的兴趣由来已久。早在2005年,淡马锡将通过其下属的全资子公司亚洲金融控股有限公司(“AFH”)投资中国银行31亿美元,购买10%股份。并且其还和中行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在具体业务中和中行开展全方位的合作。

  在两年前,国内银行业开始着手开展中小企业贷款业务时,淡马锡就和中国银行合作,在国内推进“新贷工厂”的新模式,有效解决了中小企业贷款特有的一些问题,也给国内其他银行以启示。今年,国内多家银行开始着手开办村镇银行。淡马锡再次和中行合作,有望在今后在湖北、重庆等地开设村镇银行。

  除此之外,淡马锡还曾入股过民生银行。但由于按照国内现行的法律,一家外资银行不能持有两家以上中资银行的股权。由于当时在民生银行持股比例较低,其就最终保留了再建行的股权。

  因此,此次淡马锡接手美国银行的配股认购权,可以说是该集团在中国资本市场的又一次“增仓”,由此可见其对中国金融资产的长期看好。

  有一位银行业专家对记者表示,国有银行股改、上市,整个过程中无论是高盛、汇丰,还是美国银行都获得相当丰厚的回报。在目前国际经济形势较不明朗的前提下,将资本投入到我国的金融资本,尤其是股权上,无疑是一种明智的选择。同时其认为,由于建行此次配股给出的条件较为有利,因此,淡马锡更是不会放过这样的机会,以加大自己的权重。

  截止发稿,淡马锡方面已经确认,接手美国银行转出的建行H股供股认购权。 (记者  张艺良)

参与互动(0)
【编辑:王安宁】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