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证券频道

我们可以拿什么稳住股市

2010年11月19日 10:22 来源:证券日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自11月12日股市暴跌之后,人们一直在努力寻找理由。在本周一小幅反弹后,上证综指在随后两天跌去175点;昨日股指略有回升,但后市如何,投资者依然忧心忡忡。究竟是谁、什么力量在作怪?大盘是否将无法收拾?牛市是否已离我们远去?

  个人认为,对于流动性过剩“尺度”的把握以及对货币工具使用策略的讨论,是导致股市大跌的最核心的原因。由于9月份CPI增幅高企,加息预期强烈,有的专家于是提议央行加息0.5至1.0个百分点,一步到位而不要一点一点加。这些议论导致的预期促成了机构投资者恐慌性抛售。如果真是如此执行,则股市很可能进一步大幅度调整。

  那么,为什么10月20日加息时股市反映平静,而当下只是讨论一下大幅度加息却引起暴跌呢?理由有二:一、早在今年初就有一些专家极力建议加息,这种预期不断累积强化。10月20日及时、温和地加息措施,可以让投资者心态稳定下来,反而有利于股市发展。二、实施已近两年的适度宽松货币政策到了逐渐退出的时候,但基于中国经济转型和保持合理增速的一般需要,退出节奏应当稳健、渐进,而不能够过于猛烈。如果宏观政策猛烈,股市必然会有所反映。

  客观而言,加息并不能完全消化掉所谓的“过剩流动性”,而是需要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协调一致,同时要在相对稳定的市场环境下才最为有效。如果适度宽松货币政策退出得过猛,不仅会对股市投资者心态产生超级大的影响,而且有可能伤害实体经济。毕竟,“新兴加转轨”的经济是需要货币成本的——无论是传统经济转身,还是新兴产业发展,都需要合理充裕的货币供给。

  2009年我国新增贷款10.52万亿元,规模确实超乎以往,但这是为应对金融危机冲击而采取的非常措施,并且,这一措施起到了稳定经济增长的作用。尽管当前国内外经济还面临诸多的不确定性,但适度回收流动性,使货币投放逐步回归常态,也是必然的。不过,我们不能把货币供给回归稳健变异为流动性不足和吃紧,而是必须注意节奏、力度和方向的把握。

  个人认为,宏观调控的正确和积极取向应当是引导“过量资金”投入经济发展的弱势区域,比如西部经济、农村经济、科技创新领域等,而不是简单地收缩了之。为此,应当使产业政策、税收政策、投资信贷政策等成龙配套,而不是仅仅盯住和依赖加息这一着棋。

  目前看来,2010年初拟定的7.5万亿元信贷规模,很可能略有突破。对此,我认为也不必过度紧张。一方面,可以适当缩减新的货币供给,通过加息等措施回收一些流动性;一方面,可以增大对经济发展弱势区域的投资,也要采取措施提高居民收入。

  11月17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已经提出了四大抑制物价过快上涨的措施,其中包括“必要时对重要的生活必需品和生产资料实行价格临时干预措施”。此举十分及时。搞市场经济不是不要政府干预,特别是在价格出现异常情况的时候。任何人也不应拿“市场”当作一块遮羞布,任由“市场力量”无序泛滥。

  同样,对于货币政策的松紧、信贷规模的大小、政策方向的转换,也不能简单地水多了加面、面多了加水,而应当用全面、动态、辩证的眼光来观察,用全面、动态、辩证的思维来决策。近期,韩国央行宣布今年第二次加息,立即有人据此推测我国会跟风。这些观点或主张缺乏逻辑性。我们并非不承认周边经济体对于中国的影响,但毕竟中国内部有相当大的回旋余地,中国经济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不可能按照韩国做法亦步亦趋。

  还要高度重视的是,我国“流动性过剩”还有一个很无奈的被动因素。目前,外汇占款占基础货币的比重达50%以上。截至今年9月我国外汇储备余额增长0.249万亿美元,相当于向流通领域又增发了1.6万亿元左右的基础货币。解决这部分的流动性问题,加息所能起到的作用有限,甚至有可能起到反作用。需要迅速拿出立体措施,对这部分流动性“吸”(推出适合的投资产品)、“引”(引导资金投向实体经济)、“放”(鼓励对外投资),削减过多的外汇占款。

  就加息而言,即使再度启动这一措施,也不宜大幅度、快节奏,而应以和缓的方式。央行货币政策的“独立性”,不仅是相对本国宏观调控系统而言的,更是相对于国际经济金融体系而言的。中国的货币政策固然要兼顾国内外经济因素,但首先是要服务于本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的福祉,这其中,也应当包括服务于股市的稳定发展。

  目前,我国宏观经济运行整体上企稳向好。执行货币政策应坚持“主权在我”的原则,务须妥善地安排使用货币政策工具。如此,就能够既解决好抑制通货膨胀和保持经济稳定增长的问题,又能够稳定股市投资者的预期,为证券市场稳定发展赢得更大的主动权。我坚信,牛市基础仍然存在,关键是如何运用好相关的政策手段。 □ 董少鹏

参与互动(0)
【编辑:王安宁】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