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证券频道

十年途中六遇暴跌 两大信号暗助“逃生”(3)

2010年11月22日 08:47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关注成交量和基金仓位

  纵观这6次上升途中的突然暴跌,我们可以发现其中有着两大共同特征。如果投资者发现了这两大特征,将有助于提前预判,避免系统带来的下跌风险。

  从2007年至今的3次大跌中投资者可以看出,在每次市场转向之前,两市的成交量都是急剧放大。在今年11月大跌之前,两市在10月连续大涨,成交量也同样快速放大,沪市从8月、9月日均1200亿元的成交量飞速增至日均2200亿元的成交量,量能的释放非常恐怖,交投持续活跃后,危机也在临近。

  2009年8月暴跌之前的交投情况与今年极其相似。在当年3月至6月的一轮上涨行情中,成交量一直在1500亿元左右徘徊,并无快速放量的迹象。然而进入7月,成交量却持续走高,维持在2200亿元左右,到7月29日首次暴跌,沪市成交量居然突破了3000亿元!

  市场人士称,从这么多年股市的发展来看,A股每次大涨后的暴跌情况总是惊人相似,上涨行情始于小盘股、题材股爆发,最后到大盘股的轮换。当每一个权重板块都涨起来后,那么市场就危险了。

  除了成交量快速放大外,还有一个信号同样值得投资者注意,那就是基金仓位。投资者都知道,一轮行情的展开是由充裕的流通性支撑的。而目前A股市场上,握有大量资金的便是基金公司,当他们炮弹打完之时,市场上行自然乏力,下跌的压力也自然到来。所以,除了关注成交量外,基金的仓位变化也值得投资者注意,一旦仓位近乎满仓,一定要控制短期风险。

  每经记者 刘明涛

参与互动(0)
【编辑:贾亦夫】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