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证券频道

从一年期到不限期 一对多产品设计谋变

2010年11月22日 14:46 来源:证券时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去年一年期一对多占据半壁江山,目前一对多产品期限多为3至4年

  经过一年多的运作,1年期一对多产品弊端显现,近期,基金公司开始发行期限较长的一对多产品,甚至筹备发行无固定期限的一对多。

  酝酿无固定期限

  据深圳一位一对多持有人表示,他所持有的一对多产品即将到期,而基金公司想将该产品续约成一款无固定期限的产品。这样一来,只要拥有2名以上持有人,无论产品规模多少,该一对多产品可以永续运作。“不过,我个人觉得还是有期限的产品比较好,但1年期太短,最好是3至5年,可以完成一个牛熊周期。”而另一位一对多持有人同样接到基金公司希望续约成无固定期限产品的邀约。

  证券时报记者从一家大型基金公司专户负责人处了解到,目前确实有一些基金公司开始筹备发行无固定期限产品,不过暂时还没有基金公司正式推出这样的产品。

  但是,也有部分基金公司对此并不感兴趣。深圳一位基金公司人士透露,根据管理层规定,存续期在2年及2年以上的一对多产品,每年只能开放一次申购赎回,时间在一周左右。“每年只开放一次申购赎回,对基金公司的营销压力很大。因此无论净值是高是低,都存在持有人流失的可能,我们营销无的放矢,基金经理也很难应对。”

  上海一位第三方人士也表示,因为基金专户本质是为特定客户理财,核心是满足客户的需求,而无固定期限产品有点偏离这一本质。不过,也有人士表示,私募、券商集合理财产品等私募性质产品多为无固定期限的产品,目前运作很好,因此基金公司发行这类产品并无太大问题。

  1年期产品失宠

  基金公司不仅酝酿无固定期限产品,更是将一对多专户的投资期限拉长。WIND数据显示,目前数量较多的是存续期在3至4年的一对多产品。 去年一对多产品刚问世时,1年期一对多产品占据半壁江山。有业内人士认为,在基金公司专户业务开闸之时1年期产品大量出现有三大原因:一是,1年期产品设计相对简单;其二,产品更容易获批;其三,基金公司一对多业绩并无前例可循,出于保守考虑,银行和客户比较倾向于选择投资期限短的产品。

  “可在1年多的运作过程中暴露了1年期产品的不少问题。”该人士表示,续约是一大问题,一对多产品续约需要得到所有投资者的同意,目前还没有出现成功续约的案例。正是如此,不少9月份到期的一对多产品,错过了10月份大涨,让不少投资者颇为不满。另外,还有1款1年期一对多产品到期,但其持有的某只股票仍然停牌,持有人可能因此面临分到“钱+股票”的情况。

  期限为1年对投资操作亦有不利影响。深圳一位投资经理直言,产品运作之初将产品当做公募基金,并没有太多考虑期限问题。但当期限所剩不长时,心态变得急躁,更追求短期效应,所以乱了阵脚。   方 丽

参与互动(0)
【编辑:王文举】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