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证券频道

基金高仓位“魔咒”屡现 或成股市精准反向指标

2010年12月13日 08:05 来源:上海证券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历史上有个指标,叫做“八八魔咒”,即股票基金平均仓位一旦超过88%,指数一定大跌,屡试不爽。5年内,股票基金高仓位三次成为精准预示股市见顶的反向指标。

  显然,资本市场的“羊群效应”依然很明显,而成功的关键,则在于能否跟羊群保持距离。

  公募基金,作为曾经是市场的主导者,缘何在2007年之后,前瞻性投资逐步消失;股票基金仓位缘何屡屡成为市场走势的“反向指标”;以价值投资者自称的公募基金,又缘何蜕变成趋势追随者?本周《基金周刊》予以关注。

  股市精准“反向指标”

  关于股票基金仓位,历史上有个指标,叫做“八八魔咒”,即股票基金平均仓位一旦超过88%,指数一定大跌,屡试不爽。

  这一次,“八八魔咒”再次得到验证。

  “十一”国庆之后,美国量化宽松带来国内流动性泛滥预期,在股指一路高歌猛进之时,“牛市论调”频频被抛出。在此背景下,基金乐观情绪升级,用某券商发布的基金监测报告来看,就是“乐观不减,加仓不止。”

  11月8号,包括东方证券、天相投顾、浙商证券、国都证券和信达证券等多家券商基金研究中心发布11月首周基金仓位研究报告,仓位再创新高成为这一周的关键词。而据信达证券测算,多数开放式股票型基金股票仓位甚至达到90%,创出新高水平。

  当日,东方证券发布题为《股票型基金仓位逼近高位》的研究报告,该报告指出,股票型基金仓位的绝对水平已经逼近历史高位,当前的高基金仓位水平反映了国内公募基金一致的高涨乐观情绪,但历史的经验也表明,物极必反,高仓位下风险也开始渐渐显露,因此建议投资者应该开始对风险加强警惕。

  报告发布的第二天,即11月9日开始,A股掉头向下,在短短几个交易日内出现深度调整,击破多个重要关口,下跌超过300点,市场原本乐观的预期急剧扭转。一时间,“阴谋论”四起。

  有基金经理对记者表示,此次市场上涨正是游资打了一个政策空白期的时间差,利用流动性泛滥预期大举做多逼空,此后基金开始大幅加仓。等到基金仓位高企之后,大资金再次巧妙利用“八八魔咒”。因为仓位高了,达到88%以上甚至90%,给市场参与者一个心里暗示,即基金加仓空间有限,物极必反,一旦有风吹草动,暴跌即成自然。

  然而,基金高仓位成为股市精准“反向指标”并非特例!从近5年来基金仓位变动和股指演绎的经验来看:每当基金经理对后市判断异常谨慎甚至悲观之际,股票基金仓位均会达到阶段新低,随后股市基本见底,展开反弹;而每当基金经理乐观情绪高涨,仓位不断攀升屡创阶段性新高,股市短期顶部甚至中长期顶部基本确立,市场开始下跌。

  2007年以来,基金投资的前瞻性逐步消失,在市场的“非理性繁荣”中,憧憬着黄金十年,2007年三季度末,股票基金仓位一路上升至83.87%,随后,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在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机中,A股股指连续下跌近一年,跌幅约七成。

  2008年三季度末至2009年二季度末,在刺激经济的“强药”下,基金仓位再度高歌猛进,股票基金仓位自71.03%升至86.01%,随后股指连续下跌近一年,跌幅近三成。

  羊群效应“溯源”

  公募基金,曾经是市场的主导者。2005年至2006年,基金对市场的判断往往具有很好的前瞻性,多次在市场底部加仓,而后股市出现大幅上涨。但自2007年以来,基金投资前瞻性逐步消失,取而代之的是追随市场、亦步亦趋。

  作为市场中最重要的专业投资者,基金仓位缘何屡屡成为市场走势的“反向指标”,以价值投资者自居的基金,缘何蜕变成趋势追随者?

  在业内一位资深基金经理看来,2007年市场疯狂上涨,基金赚钱效应凸显,全民投基热情被激发,这一年,公募基金迅速被“催肥”。此后,公募基金“一基独大”,缺乏等体量的交易对手,基金仓位高企后,后市自然缺乏上涨动力。

  不过,在不少业内人士看来,更本质的原因则在于,基金择时,本来就是一个真实的谎言。事实上,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无论是基金还是其他机构投资者,既精于择时,又善于选股的基金经理,几乎是不存在的。

  先锋集团创始人约翰.博格尔曾说过,“30年来在投资管理这个行当,我从未认识什么人能持之以恒地把握时机,也不认识谁谁谁自始至终做到了这点。说实话,我的印象是,试图掌握时机非但不太可能使你的投资计划获得增值,而且很可能产生适得其反的结果。”

  据上海证券发布的一份研究报告显示,过去三年中,基金总体上择时收益为负。择时产生负收益的基金占比高达67.8%。该数据显现,仅少数基金能够通过择时产生正收益,值得注意的是,尽管确实有少数基金能够通过择时产生正收益,不过,择时对上述少部分基金而言产生的年化收益率仅集中在0-1%之间。

  既然基金经理很难做到择时,缘何对此如此执著?“排名和考核压力”,这是不少基金经理给出的答案,在竞争异常激烈的公募基金行业,特立独行对于多数年轻的基金经理而言,是件非常“危险”的事情。而价值投资,则成为孤独的反向投资策略。

  德圣研究中心首席分析师江塞春曾在表示:基金行业热衷于短期业绩排名的评价机制对于基金的投资行为有巨大的副作用。基金经理对于排名的重视,导致其采取冒进的投资策略,只要趋势看起来还没有崩溃的风险,大胆的策略就是业绩排名的制胜点。

  此外,在国内某基金公司副总看来“有怎样的投资者就有怎样的基金经理。”在其看来, 基金经理在投资决策上被散户持有人“绑架”。

  由于我国基金历史较短,基金持有人以小额投资者为主,且投资者对基金的认识远不成熟,往往出现追涨杀跌的冲动,散户频繁申购和赎回不可避免对基金经理的投资产生影响。

  在基金分析师看来,“国内的基金经理的排名时间偏短,相比于国外成熟市场,其基金经理的排名一般是5年左右为周期。事实上,排名时间偏短,会导致排名的变动较大,而这对于投资者来说是有一定的误导性的。”

  上述分析师认为,面临着同质化现象相当严重的基金产品,部分投资者将基金经理的排名作为选择基金产品的首要考虑。基金经理短期排名制将引发投资者隐性激励。所谓投资者的隐性激励,即投资者往往根据经理的定期排名表现来决定是申购还是赎回,从而影响基金经理和公司的收益,甚至基金经理的续聘。

  过渡依赖卖方的判断也成为公募基金羊群效应的原因之一。由于基金行业存在两极分化,前十大公司管理规模约占行业一半,多数基金公司投研人员流动率较高。在投资决策上对卖方机构的研究报告存在较强的依赖性,而这一现象在投研实力偏弱的中小基金公司尤其突出,当卖方中有市场影响力的机构开始唱多或唱空时,便有基金公司闻风而动,集体做多或做空。在此次暴跌中,“某国际知名投行”则被推到了风口浪尖。( 吴晓婧)

参与互动(0)
【编辑:王安宁】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