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稀土逆势高烧迎“补贴”跟风炒作需谨慎——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证券频道
    电池、稀土逆势高烧迎“补贴”跟风炒作需谨慎
2010年06月03日 13:39 来源:南方都市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财政部、科技部、工信部与发改委联合出台《关于开展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补贴试点的通知》出台,内地5个城市将启动“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补贴试点”,纯电动车每辆的最高补贴为6万元。这意味着传闻已久的内地电动车补贴方案终获中央放行,与市场传闻吻合。昨日,新能源汽车相关个股闻风大涨。不过,分析人士认为,这个消息此前已经有市场预期,股民跟风炒作需谨慎。

  预计下半年扶持政策会密集出台

  《关于开展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补贴试点的通知》显示,在上海、长春、深圳、杭州、合肥5个城市启动试点。对个人消费者购买节能汽车也实施推广补贴;同时扩大公共服务领域新能源汽车“十城千辆”试点城市范围至20个。

  细则中,按节能性和技术路线,将补贴车型分为节能型汽车和电动汽车,给予不同幅度的补贴。节能车被界定为不能充电的混合动力汽车,私人购车可享受每辆车3000元的补贴。电动车则被分为插电式电动汽车、纯电动汽车两类,购买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的私人购车者,最高可享受每辆车5万元的补贴。购买纯电动汽车,最高可获得每辆车6万元的补贴。

  “新能源汽车产业长期向好趋势继续确认。政策的出台确立了我国鼓励发展新能源汽车尤其是充电式电动车的长远方向,未来长期快速发展趋势再次得到确认。”国泰君安分析师韩若冰认为。

  从另一个层面上讲,国信证券分析师林松立认为,从新能源汽车开始,战略性新兴产业起航。随着6月1日新能源汽车补贴试点工作的正式实施,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起航;预计下半年相关扶持政策会密集出台,市场对于经济转型的关注会进一步加大。

  锂电池率先受益

  业内普遍认为,细则更倾向于扶持电动汽车,降低了对于混合动力汽车的补贴力度。由于配套设备、电池成本等诸多因素,新能源车至少需要五年甚至十五年方能进入高速发展期。在此期间,电动汽车相关配套产业有望先行一步。

  东海证券认为,新能源汽车的大规模商业化时代已经到来,锂电池混合动力车尤其是插电式混合动力车更将迎来爆发式增长。参考各主要汽车生产国有关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目标,预测到2015年全球新能源汽车(仅指电动汽车,包含混合动力和纯电动汽车)销量将达700万辆左右,其中锂电新能源车将达560万辆左右,占据8成比例,插电式混合动力将达320万辆左右,占比将达46%左右。

  韩若冰认为,“六一”推出补贴政策,产业仍然处“花朵期”。新能源汽车的真正推广应用仍然需要时间,相关上市公司的业绩体现在未来两年内仍具有不确定性。加之前期电池、稀土等相关板块涨幅较高,我们为相关个股近期估值压力较大,目前暂不做重点推荐。坚持龙头个股组合配置策略,重点关注锂电池产业链,受益顺序先后依次:电池材料>电池组装>上游原料。

  分析师担忧市场反应过热

  消息一出,昨日二级市场反应较大,相关个股闻风大涨。据w ind统计,锂电池概念股中路翔股份涨停,多氟多涨9.77%,南都电源、盐湖集团、亿纬锂能、中国宝安、江苏国泰、华芳纺织等涨幅在3%以上。此外,安凯客车、长电科技也涨停。中统客车、ST春兰等也有不错的涨幅。

  在本轮快速下跌中,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相关股票几乎没有损失,亿纬锂能、包钢稀土、国电南瑞、德赛电池等甚至创出新高。

  市场的过热反应引起了分析师的担忧。韩若冰认为,由于电动车在关键技术、产品质量、配套设施等方面问题仍需逐步改善,个人消费习惯的确立需要时间。因此短期看个人补贴效果难以较快显现。未来2至3年内新能源汽车的主要市场仍将需要公共服务领域的拉动。

  林松立则从深层次分析了其担忧。他认为,经济向战略性新兴产业转型本质上是投资结构的调整,在我国经济中,这一变化将较消费占比的提升拥有更加坚实的收入来源,用于消费的收入对应的是GDP收入法中的劳动者报酬,用于投资的收入则是GDP收入法中的“营业盈余”以及“固定资产折旧”,营业盈余与折旧两部分收入之和占GDP的比重高达46%,至2009年,该笔资金约为16万亿人民币,其中折旧为5 .1万亿,营业盈余10.9万亿,1993年以来,我国(营业盈余+折旧)/固定资本形成的指标由0.82持续上升至2009年的1.12,较高的折旧循环资金和企业利润构成了我国投资结构转型重要的资金保障。

  广发基金副总经理朱平认为,传统行业基本上发展空间不大,新兴行业是中国的未来,现在这一点已经达成共识了。分歧是在两个方面:一是新兴行业怎么估值,是不是太贵了;二是中国新兴行业能不能发展起来,会以多快的速度发展,这个也是有分歧的。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人老是抄不了底的一个重要原因。 (谢晓婷)

参与互动(0)
【编辑:李瑾】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