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三国论投资:基金投资难以模仿“诸葛亮”——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证券频道
    品三国论投资:基金投资难以模仿“诸葛亮”
2010年06月17日 15:36 来源:三秦都市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热播剧新版三国上演到33集,被鲁迅先生评价为“多智而近妖”的诸葛亮终于千呼万唤始出来,观众戏称陆毅版为“史上最帅的孔明”。舌战群儒、草船借箭、三气周瑜、借东风、七擒孟获、空城计等故事精彩绝伦,塑造出一位呼风唤雨、精通天文气象的“预测学大师”。

  那么在现实生活中尤其是在投资领域里,未来真的能被预测吗?诸葛亮利用大雾天气使曹军分辨不出稻草人而成功借箭10万余支,火烧赤壁的东风也必然不是筑坛祭风借来的,那么投资者能否模仿诸葛亮的掐指神算,成功预测趋势或波澜、逃顶或抄底?

  然而投资大师格雷厄姆、彼得·林奇、巴菲特异口同声地告诫投资者,“预测一年或者两年后的股市走势,那是根本不可能的。”遥想07年的“万点论、黄金十年”,08年的“熊市不言底、重回998”,09年的“6000点一气呵成”,这些曾经激动人心或是危言耸听的言论,在08年股市暴跌、09单边反弹、10年震荡下行的现实面前,沦为笑柄;而这些预言正出自一大批让人“顶礼膜拜”的股市预言家之口,如今一副事后诸葛状。那么明知世界上没有人能正确预测股价,为何还有这么多投资者努力地在报纸、网络、广播、电视与口耳传播间,寻找所谓预言家的最新论调。

  究其原因,投资者对自己的决策缺乏信心,即使一个理性的投资者,在股价疯狂上涨或不合理下跌时,不知该贪婪的持股续抱还是恐惧的停损出场,而预言家们的“倾情指点”成为他们舒缓情绪、重塑信心的方式。从辩证法的角度来说,无论市场展望还是投资规划应该建立在对未来预期的基础上,但短期预测往往无法精确,结合经济周期、宏观基本面、企业盈利预期、市场流动性等因素来把握市场长期趋势还是可行的。所以投资者应该在A股主板估值泡沫超越70倍市盈率之际产生恐惧,而不是在目前沪深300指数动态估值仅13-14倍之际再生恐慌。

  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说,预测是虚妄的,择时就更加困难。与其模仿诸葛亮的预测神术,还不如深究他的远见和智慧。遥想“隆中对”之时,诸葛亮投靠还算不上“绩优蓝筹”的刘备,见证着从“织席贩履”转型到攻下根据地从而称霸一方的刘备传奇。(申万巴黎基金)

参与互动(0)
【编辑:贾亦夫】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