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牌前暴涨成A股潜规则?重大重组仍是泄密温床(2)——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证券频道
    停牌前暴涨成A股潜规则?重大重组仍是泄密温床(2)
2010年06月24日 13:08 来源:北京商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重大重组仍然是泄密温床

  虽然股票停牌前放量上涨已逐渐成为A股市场上司空见惯的事情,但在业内人士看来,近期A股市场重组案例增多,是诱发停牌前大涨的主要原因。

  诱因一:央企整合和整体上市

  央企整合和整体上市,无疑是今年资本市场的重头戏,而这一领域也成为疑似内幕交易的重灾区,从上面案例来看,渝开发和*ST祥龙两公司就明显与此有关。

  “国资委对央企整合下的‘死命令’或许是最近重组爆发的导火索。”国金证券分析师何来维博士称,近段时间积极展开重组的股票有很大一部分有着国资背景,由于央企整合的大限将至,这些企业也明显加快了整合的步伐。

  按照国资委的要求,到2010年底,中央企业减少到80-100家,努力培育30-50家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公司大企业集团。资料显示,央企从2008年初的151家调整到目前尚有125家。而之前的频率是平均每年整合10家,但按照之前国资委的硬性规定,今年余下时间的硬性指标是25家,今年下半年整合家数将超过以往任何一年,这也意味着,重组将成央企上市公司的重要关键词。

  “在区域经济规划出台的背景下,地方政府推动国资企业整体上市的动力非常足,只是节奏的问题。”一位私募基金人士对记者表示。今年国务院批准了多个区域经济规划,而在区域经济发展中,融资平台是不容忽视的问题,因此,推动地方国资企业上市成为非常重要的题材。据统计,沪深两市累计649家A股公司的实际控制人为地方国资、地方国有企业和地方政府。

  不仅是地方政府,上市公司大股东对于推动资产整合也是动能十足。目前A股市场很多国资背景的企业都是“大集团,小公司”的模式,很多上市公司资产只是集团很小的一部分。若大股东通过认购定向增发股份方式向上市公司注入资产,实现大集团的整体上市,一方面能够减少关联交易,另一方面集团还能得到大量价值不菲的股份。

  诱因二:ST类公司保壳

  ST类公司保壳所诱发的重组也是容易导致泄密的重要原因。据记者统计,目前两市共有ST类公司141家,其中*ST公司更是多达78家,对于这些公司来说,借助重组注入新的优质资产或许是他们惟一的出路。大量的ST公司重组热情高涨,也增加了泄密的可能,上述提到的7家案例所涉及的公司中,有3家就是ST公司。

  “大多数的ST类公司本来在公司治理方面就存在很多的不足,更容易发生内幕消息泄密的问题。”一市场观察人士如是说。

  近期,证监会正在酝酿出台新规提高ST公司重组门槛的消息满天飞。主要内容包括已暂停上市的*ST公司,要想脱帽摘星恢复上市将向IPO标准看齐;借壳暂停上市股必须是同行业企业,如果不是同行业企业,就要按照IPO条件,还要压缩重组时间。

  齐鲁证券市场部经理李晓伟表示,这一消息很可能促进ST类股票加速整合力度。一方面,该新规还未正式实施,很多ST股都想在新规出台之前赶快完成重组,尽量不要被监管审核关在重组门外;另一方面壳资源的日渐贬值也使得大多想卖壳为生的ST股不得不加快步伐,多种因素叠加,近期ST公司重组积极性大幅提高。

  “重组题材向来都是A股市场的‘常青树’,尤其在弱市中,各路游资和基金会更加不遗余力地打探‘消息’以借题炒作。在2008年的大熊市中,依然有一些股票能在向下的洪流中逆市上扬,而这些独树一帜的股票大多都有重组概念。”广州证券分析师唐齐龙表示说,不过他同时强调,这些重组收益基本上是水中月、镜中花,所谓的重组存在着很大的不确定性,而且通常需要花费几年的时间,一不小心投资者的钱就会因为停牌而无法周转。要吃到重组这块“美味蛋糕”,撞运气的成分更多一些。即使是某些得到“消息”的机构,也有吃哑巴亏的时候,更何况是普通投资者了。

  专家:应净化市场为国际板开路

  今年是中国证券市场建立20周年,如今沪深A股总市值超过25万亿元,已经超过日本,成为继美国(15.08万亿美元)之后的全球第二大市值市场。在不少专家看来,在我国资本市场快速发展的同时,监管层更应该加强资本市场的监管,严厉打击内幕交易等不正之风,为接下来即使推出的国际板创造一个良好的资本市场环境。

  长期以来,监管层在打击内幕交易的过程中,最大的困难就是法律上的举证问题,内幕交易本来就存在很大的隐蔽性,这给监管层取证造成了极大的困难,这也造成了内幕交易的不法分子因此愈发猖獗。

参与互动(0)
【编辑:何敏】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