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屡败屡战" 台湾新锐导演洪成昌的"两岸影梦"——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台湾新闻

"屡败屡战" 台湾新锐导演洪成昌的"两岸影梦"

2010年07月06日 09:55 来源:东南网-海峡导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点击查看其它图片】

  “电影是有着高贵门槛的艺术,年轻时我碰不到,但一直把它放在心里”,对电影,他有不同于别人的执着和梦想;“因为梦想太大,就会遇到很多困难,虽然走的坎坷路很长,但我还是会屡败屡战”,对人生,他有不一样的理解。他就是台湾新锐导演洪成昌。

  由洪成昌执导的 《武当少年》7月10日就要在大陆首映了,这部两岸合拍的电影历经2年时间,终于可以呈现在观众面前,虽然有再多再大困难,也有不尽如人意之处,但洪成昌仍十分高兴:“首部电影即以两岸合拍的方式展现,也算圆了我的部分‘电影梦’。”昨日,记者通过电话连线洪成昌导演,请他来谈谈精彩的“电影人生”。

  武当少年 叙两岸深情事

  记者 (以下简称“记”):首先恭喜您,《武当少年》10日就要在大陆上映了,能给我们简单介绍一下这个故事吗?

  洪成昌 (以下简称“洪”):谢谢。《武当少年》描述的是台湾男孩翔翔从小就怀有“武侠梦”,但由于身体瘦弱,经常受到欺负,热爱武术的他萌生到武当山学习武术的想法,而就在这个时候,他被检查出患有FOP(进行性肌肉骨化症)。这是一部反映两岸情深的儿童故事片。

  记:您算是台湾岛内的新锐导演,执导的第一部影片就以两岸为题材,这样做会不会有些冒险呢?

  洪:的确是。因为两岸合拍电影毕竟还是少数,也有许多人劝我先从本土片拍起。但我想,因为我是新导演,在台湾是新的,在大陆也是新的,既然要新,那就立足两岸,从合拍入手。

  当然,这其中也有一个原因,当时台湾的电影业比较难,也不景气,我想写个两岸合拍的剧本,前景会更广阔。

  记:这其中应该遇到一些困难吧。

  洪:是的。首先是剧本,要写出很生活的情节,就必须对当地的情况很了解。当时台湾部分的剧本我已经写好,但大陆部分,因为不了解,我几乎无从下手。于是,我拎着背包,带上剧本,开始拜访大陆的武术学校,最后终于有一家武术学校的校长被我的真情和真心打动了,让我和学生们同吃同住了一个月。构思半年,体验一个月,再用4个月左右时间,我终于把剧本写完了。

  写完剧本,开始找合作商,也碰到一些困难,庆幸的是都走过来了,总算可以顺利上映。

  新锐导演 走两岸合拍电影路

  记:确实挺辛苦的,那您怎么看两岸合拍电影呢?您觉得它的前景如何?

  洪:我觉得两岸合拍电影是个大趋势,特别在目前大交流的情况下。大陆有许多资源、有市场。通过当地的资源,我们可以节省成本、时间、人力和物力。两岸合拍,许多台湾人可以更了解大陆的状况,大陆也可以更认识台湾,不仅可以带动当地的就业机会,也可以行销更多的文化创意,对两岸来说,是互利双赢。

  虽然前景十分广阔,但目前还是有风险的,毕竟这个模式还处于摸索阶段。台湾和大陆的文化一脉相承,如果两岸能在电影业找到一个契合点,立足“大中华”文化,未来两岸合作的空间肯定会更大。

  记:所以您接下来准备拍“国防部部长”高华柱父亲高芳先的故事,叫《青岛保安旅》?是不是打算一直走两岸合拍电影的路线呢?

  洪:《青岛保安旅》目前大纲已经完成了。高芳先的故事有点类似叶问,有许多传奇,是可以激发民族意识的很棒的题材。这个故事在我头脑中也已构思很久,目前还要再和青岛那边商量一下,有了第一次的合作,我相信这次应该可以更加顺风顺水。

  两岸合拍应该是我以后拍电影的一个主要方向吧。大陆这边的电影行业已经慢慢开放,但我希望将来在创作内容的初审上,可以更开放一些。当然,当有一天台湾的本土片变成大陆的国产片时,两岸往来更顺畅,许多问题就都迎刃而解了。

  记:两岸合拍电影有如此大的发展空间,那在您看来,台湾本土的电影产业又是怎样的呢?

  洪:现在在台湾,每个电影人都在不停地创作,他们想法很多、内容很精,但客观环境是,观众对本土电影关注度不高,热情度也不够,也因此许多导演要拍片,就要卖房子、卖车,筹钱。当然,随着拍摄设备的提高,现在新锐导演拍片,一些小型的摄影机也可以拍出好看的电影,但要真正上院线,还是得大制作,一要争取到“政府”的补助,二就是要瞄准大陆市场,寻找能触动两岸人民心灵最深处的东西。

  电影梦放心里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

  记:谈了这么多电影,您应该从小就十分热爱这个行业吧?

  洪:我小时候是立志当个政治家。小时候学习《四书》《五经》,儒家思想对我影响还蛮深的。以前也经常读一些人物传记,但长大后发现,政治家很难当,真正能做到出淤泥而不染的人太少了。

  记:所以您就转行进了电影业?

  洪:在我小学五年级的时候,《一代女皇——— 武则天》正在热播,当时很入迷,我就开始问人,电视里的东西是从哪里来的,老师说,那是导演拍的,那个时候就觉得这个职业很神秘。后来作文课上,老师布置了一篇作文《我的志愿》,那篇文章我写说要当导演,可能老师觉得我写得不错吧,就在课堂上当范文念给大家听,那个时候觉得很光荣也很骄傲,我感觉这是个种子吧,后来渐渐踏上这条路,也很感谢老师。

  记:但一路走来也很辛苦。

  洪:我始终认为,电影有着高贵的门槛,小时候家里实在太穷了,大学如果念电影系,要用胶卷拍照、洗底片,我拿不出那么多钱。后来退而求其次,我念了台湾艺术学院,打了三份工:去KTV当服务生,在餐厅打工,凌晨时又当送奶工。因为太爱电影了,我白天都会到图书馆去看一些电影类的书,一些电影最基本的知识便是从那时候学起的。那个时候拍电影一直是个梦,虽然不能触及,但一直把它放在心里。

  记:经历这么多困难,您也一直都没放弃。

  洪:可能从小就历经苦难吧,也已经习惯了。因为梦想太大,所以经常会遇上困难,但越是困难,越要学会感恩,坎坷的路很长,我会坚持走下去,屡败屡战。(记者 林江琳)

参与互动(0)
【编辑:李伦】
    ----- 台湾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