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专家热论两岸“从竞争走向合作”战略模式——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台湾新闻

台湾专家热论两岸“从竞争走向合作”战略模式

2010年07月08日 22:14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中新网福州7月8日电 (詹托荣 郑蕾)首届两岸竞争力论坛于8日在以台湾一水之隔的福州开讲,来自200余名两岸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专家学者围绕两岸竞争力、区域竞争力、产业竞争力等议题开展讨论,其中两岸“从竞争走向合作”战略模式在论坛上被多次提及,得到与会人员一致共识。

  在论坛上,来自台湾的专家们不仅从经济发展角度对扩大两岸经贸交流建言献策,还分析了当前两岸关系与大中华历史发展趋势有机结合,指出两岸扩大互利互惠、充分实现共赢的历史必然性。由此,更为在ECFA签署后两岸开展更为深入的区域经济合作提供更为坚实有力的理论依据。

  台湾成功大学政治学系暨政治经济研究所助理教授黄清贤说,自1949年至1978年,两岸关系处于内部国共内战,外部美苏冷战的结构中,双方充满敌意,欲消灭对方;大陆改革开放30年间,两岸关系有所缓合,友好往来日益增多,虽未达成各项共识,但原先剑拔弩张的关系已朝着竞争战略转移,形成洛克文化特征;在当前新时期中,两岸领导人正越来越重视加强相互间合作以求同存异谋共赢,双方并肩商讨未来大计的积极交流日益频繁。

  黄清贤进而总结道:“两岸这几十年来的关系变迁实际仍是“质量互变,对立统一,否定之否定”的辩证运动,遵照这样的定律继续发展,两岸走向合作的前景乐观可期。”

  而台湾铭传大学观光事业学系与公共事务学系教授纪俊臣则在分析两岸关系衍变的基础上,更为详实地规划出了两岸由竞争至合作的具体战略模式操作。他坚信两岸可在文化同源、族群同脉的中华民族统一性号召下进行由合作到竞争的转换,由此形成两点大方向:

  一是确立中华经济圈的市场独占与垄断。将两岸四地,陆台港澳列为中华经济圈,在区域上形成经济结盟之势,以发挥在亚洲的市场独占地位。

  二是建立海西开发区的经济合作与联盟。利用福建省与台湾一海之隔的地理条件,搭建大陆内陆腹地与台湾的经济联系桥梁,海西开发区的经济建设是陆台经济合作的先行试点,若能妥善规划,必将为两岸经济合作提供新契机。(完)

参与互动(0)
【编辑:闻育旻】
    ----- 台湾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