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金门横渡 香港小将凌天宇“泳”冠三军(图)——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台湾新闻

厦门金门横渡 香港小将凌天宇“泳”冠三军(图)

2010年08月09日 08:38 来源:东南网-海峡导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点击查看其它图片】

  8日上午9:20,两岸四地体育交流盛会、第二届厦金横渡活动在金门双口村正式鸣枪,85名选手 (原有90名,5名台湾选手缺席)纷纷踏浪而下,泳向对岸——— 厦门椰风寨。曾经“炮打炮”的前线,顿时成为交流互动的欢乐“海洋”。

  经过1小时34分钟2秒的等待,最终第一次参加厦金横渡的香港17岁小将凌天宇,第一个游到终点椰风寨。台湾选手潘凯文以3秒之差紧随其后;第三名为大陆选手林洋。同样来自香港的83号女选手邓颖欣以1小时34分7秒的成绩第四个通过终点,也成为厦金横渡首位到达终点的女选手。

  参加昨日厦金横渡活动出发仪式的,有厦门市副市长叶重耕、金门县县长李沃士、福建省体育局副局长陈忠和等。

  首次从金门游向厦门

  这次厦金横渡活动与去年首届相比,赛程长度相同,全程仍为7公里,但横渡方向与去年反向,今年出发点由厦门椰风寨改为金门双口海滩,椰风寨则成为终点,首次从金门游向厦门。

  国际级公开海域裁判、厦金横渡裁判周玉成指出,和去年相比,昨日的风浪比较大,风向和海流等比较不利于选手成绩的发挥,但是横渡活动全程进行得很顺利。从横渡的结果看,此次参赛的香港、澳门选手,水平都很高。台湾选手方面,总体水平也比去年高。在昨天晚上举办的联欢晚会上,所有在规定时间内游完全程的选手,都获得组委会颁发的奖章和证书。

  90后“泳士”唱主角

  据了解,参与横渡的游泳好手共85人,包括大陆40人,台湾35人,香港4位好手和澳门6位选手,其中港澳选手是首度参加厦金横渡。

  从年龄上来看,此次横渡活动可谓“90后”选手的天下。其中,台湾选手大多是“80后”和“90后”,年龄在16岁—22岁之间,“90后”更是高达八成以上;而分别夺取男女冠军的香港选手凌天宇和邓颖欣,也是“90后”。

  两岸携手为参赛者护航

  为了昨天厦金横渡顺利进行,今年两岸海事部门再次携手,共同为参赛选手们安全护航。

  厦门和金门方面共出动100艘护卫船和100名救生员,选手必须随身配备大会规定的无线电通讯设备、绳索及救生浮标,每位选手均安排一条护卫船全程跟随并负责选手的安全,每条护卫船配置一名驾驶员和一名救生员。

  昨日活动开始前1小时至比赛结束,厦门海事局VTS中心更是滚动播发VHF航行警告,对活动水域实施临时交通管制,防止其他船舶误驶进横渡水域。

  人物

    凌天宇想参加2012奥运会

  刚办完现场通关手续,来自香港的凌天宇,普通话讲得并不灵光,但说到自己夺冠的心情,凌天宇显得非常兴奋,语调立刻升高,“很激动,没想到我能拿第一”。一脸稚气彰显着这个17岁少年的青春无敌。凌天宇透露,明年有机会还是会来参赛。

  海洋对于学习游泳11年的凌天宇来说,意味着挑战,而这一次跨越两岸的经历,让他再次坚定自己 “永不放弃”的格言。

  曾是香港两届水上马拉松冠军的凌天宇,以练兵心态参加此次活动。他希望自己有机会参与2012年奥运会的长距离游泳项目。

  声音

  厦门市副市长叶重耕:厦金横渡,波浪共欢。两岸去年在厦金海域携手共办横渡活动,在海内外引起巨大反响。今年我们再次携手举办第二届横渡活动,这将为两岸体育交流活动书写新的篇章,开启新的时代。

  金门县县长李沃士:过去的金门,是军事最前沿,但是随着两岸关系发展,现在金门是两岸关系交流最前线,我们非常荣幸有机会站在历史这一刻。我希望,这个活动规模能一届比一届更大,选手能一届比一届更加国际化,我们期待下一届能有国际的朋友加入这个活动。

  记者手记

    情牵金门

  少年时痴迷小虎队,至今仍留有“台湾情结”的后遗症,很想亲自到台湾走上一遭。偏偏两岸关系紧张了那么多年,厦门与台湾这么近的距离,只能牵挂着、遥望着,任凭自己在记忆库里翻箱倒柜,也只能用零散的碎片拼凑出一点凤毛麟角,怎么能说不是遗憾?

  2010年8月8日,艳阳白浪一样没少。当我在小金门的双口村海滩边,看着两岸四地参加厦金横渡的选手们互相压腿、给彼此涂防晒霜做着赛前的准备;看着两岸的保障人员隔着救生艇互相打着招呼拍照留念;看着对岸清晰得仿佛触手可及的环岛路、五缘湾……

  中国人历来重感情,古时候同一个地方出身的官员有“同乡之谊”,同一年考中的有“年谊”,同一个老师,同一个姓氏都有情谊,更何况两岸本是同根生,这缘分可深、情谊可重了。明年,两岸游泳好手们,将从厦门再次出发,挑战这片曾经充满紧张与对峙的海域。盼了那么多年,我们终于开始这样和平的海上接力,这种无比激动与憧憬的心情,让我突然觉得,台湾离我们那么近,那么近。

  心紧了,情意到了,两岸也就近了。(记者 许巧娜 记者 张燕娟 李玉燕 吴鹏波 杨思萍 实习生 郭玉香 陈诗兰/文 黄少毅 张向阳/图 通讯员 兰张婧 杨志刚 )

   

参与互动(0)
【编辑:李伦】
    ----- 台湾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