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议者各怀心事 台多项产业投资因环保问题停摆——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台湾新闻

争议者各怀心事 台多项产业投资因环保问题停摆

2010年08月13日 06:41 来源:人民日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一位渔民展示“六轻”大火后他饲养的水产品受到影响。
发展经济要算环境资源账。朱慧卿绘
【点击查看其它图片】

  最近,台湾多项产业投资因环保问题停摆。环保团体和学者为此欢欣鼓舞,感叹“这是环保的黄金时间”;投资企业负责人则心灰意冷,台湾石油化学工业同业公会理事长陈武雄就哀叹“不投资了”。

  台湾所面对的其实是工业时代人类社会的普遍难题:要环境还是要发展?环境与发展,难道是鱼与熊掌不可得兼?

  “六轻”大火

  石化业陷入“信心寒冬”

  7月25日晚8时20分,台湾云林县麦寮工业区,台塑集团第六轻油裂解厂(简称“六轻”)炼油二厂突然爆炸,顿时火光冲天。这是继7月7日之后“六轻”第二次发生爆炸。

  大火两天后才全部扑灭,重油燃烧造成空气污染,引起附近居民抗议,炼油二厂被勒令停工。台塑经济损失自不必说,有业者估计,仅炼油二厂停工,就使台塑石化每月营业收入减少200多亿新台币(以下均为新台币),更为严重的是,大火重创了台湾民众对石化业的信心。

  石化业在台湾本来就饱受争议,“六轻”就是例证。1987年,“六轻”最早选址宜兰,遭到强烈反对。为此,台塑集团创办人王永庆亲自上阵,与当时宜兰县长陈定南举行公开电视辩论。尽管王永庆拿出台塑设在美国的石化企业环保资料作为证明,陈定南一句“为子孙保护好环境,不当千古罪人”,让王永庆碰了软钉子,无从着力。

  最终,“六轻”1994年落户云林麦寮。当时云林人对“六轻”基本持欢迎态度,因为云林是农业大县,没什么像样的工业,“六轻”原址又是一片荒滩地。台塑通过填海造地1300多公顷,除了大量投资环保设施,他们还修建了7公顷的人造公园,并在麦寮投资兴建了长庚医院。

  台塑向以管理严谨著称,投产十余年,运转也颇为平顺,被誉为石化业的“模范生”。不料,最近的两次爆炸,让“六轻”良好形象跌入谷底。是企业管理出现疏漏,还是因海水造成设备老化?大火原因还未查明。但这场大火不仅使“六轻”五期扩建增添变数,还殃及了竞争对手“国光石化”投建。

  投资超过4000亿的“国光石化”,是台湾“中油集团”用以对抗台塑“六轻”的重大投资。“六轻”大火前,“国光石化”的主要争议是选址正好位于白海豚栖息地。“六轻”大火后,问题就没这么简单了。

  8月3日,岛内1100多名学者联名反对兴建“国光石化”,带头的“中研院”前院长李远哲提出,“国光石化”开发所需的经费,应该用来发展清洁的再生能源。学者们的反对,将话题迅速升级为“台湾还要不要发展石化业”的讨论。

  “环评风波”

  环境与发展成“零和游戏”

  实际上,台湾民众因环境疑虑暂缓投资,并非只涉及石化业。涉及逾万亿投资的中部科学园区(简称“中科”)三期、四期两园区,是台湾规划未来发展面板与光电产业的重要园区,最近也相继触礁。

  8月2日,台北“高等行政法院”(简“高院”)裁定:设于台中后里的“中科”三期,在补足并通过环境健康风险评估前,暂停开发;而3天前,7月30日,“高院”已裁定,设于彰化二林的“中科”四期,在未解决征地纠纷前,全面停止开发,土地维持原状。

  其实,两园区从规划初期便风波不断。2007年3月,后里农民便向台北“高院”起诉,要求撤销“中科”三期半年前通过的环境评估;2009年11月,岛内环境主管部门刚刚通过“中科”四期的环境评估,便遭到二林相思寮居民的强烈反对。反对原因不尽相同,前者因为“环评”中缺少健康风险评估,后者因为20多户居民不愿离开祖厝,拒绝土地开发。

  虽然岛内环境主管部门8月3日提出抗告,希望扭转停止开发的局面,但两园区规划延宕已是不争的事实。面对这一结果,一方欢喜——二林相思寮人齐声叫好,环保团体和学者也喜形于色,认为当下是环保的黄金时间,民众、企业、当局,都可以借此检视产业发展思维。一方恼火——二林镇长张国栋对岛内媒体表示,好不容易有像样的投资案带动地方发展,如今只为少数人不同意、环保团体推波助澜,就把大好机会推翻,实在莫名其妙。计划在“中科”三期、四期园区投资6000亿元的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则无可奈何,“中科”四期尚处于纸上作业倒也罢了;三期园区中,友达光电的第二座面板厂厂房已经完成,设备一年前就订下,600名员工已招募培训,原计划下半年量产……得知园区停建、投产延期,董事长李焜耀不愿多说,直叹“不可思议”。

  截然不同的反应,说明了台湾社会当下的困境。保护环境没有错,发展经济也没有错,二者都是人类生存发展追求的目标之一。问题在于,环境与发展一定是非此即彼的零和游戏吗?一旦陷入“经济与环保孰重”的单项选择,双方谁会是完全的胜者?

  利弊权衡

  理性与专业何时占据上风

  台湾一系列环保事件的背后,有操作层面的原因:“中科”四期相思寮征收土地手段粗鲁,“中科”三期和“国光石化”的“环评”程序不够完备。“行政处理手段欠佳”,“少数企业的管理和承诺未能彻底落实,失却民众信任”,台湾《联合报》如是总结。

  还有更深层面的原因:近年来,人们环保意识提高,对工业生产提出更高要求。环境与发展的角力,是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后的必然结果。在此时点,最重要的是以专业精神和理性思考,做好二者的权衡。

  遗憾的是,台湾的争议者各怀心事,有人还急于从事件中获取政治利益。7月28日,民进党主席蔡英文说,虽然“国光石化”是民进党执政时期推动,但是民进党从不认为“它的经济价值应该高过环境生态的永续”,作为一个有反省能力的政党,民进党选择站在环境永续的那一边。几句话四两拨千斤,卸掉责任。而“国光石化”确立规划时,现在联名反对的李远哲当初正是“中央研究院”院长,陈建仁时任专门负责科技发展走向的“国科会主委”。两人身居要位,都未表示反对意见,现在却作为学者沉痛地表示兴建“国光石化”“非常不幸”,台湾风调雨顺不再了。

  其实岛内不乏理性声音。比如,有人提出,对于2%反对、98%赞成的事情,当局怎么处理更为妥当?能不能进行面对面公开讨论?“国光石化”总经理曹明表示,他愿与环保人士讨论空气污染、废水处理等一系列问题,石化业并非“万恶不赦”。

  公开讨论可以凝聚社会共识,增强民众信心。不过,辩论不能沦为鸡同鸭讲,台“经济部投审会”关键技术审查小组召集人黄重球便提出,经济与环保要有合理的对话机制,须以公正客观的科学根据作为彼此对话的基本规范,才不会陷入各持己见无法沟通的僵持局面。

  一方面,担忧企业出走,台湾竞争力下降;一方面,担忧投资会导致事故和污染,不愿承担风险。这虽然是工业时代不可避免的困境,但目前台湾各方的反应,显然不是解决问题的上策。(记者 孙立极)

参与互动(0)
【编辑:朱鹏英】
    ----- 台湾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