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触张克辉的故乡情:政治与人性交织的梦幻影像——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台湾新闻

感触张克辉的故乡情:政治与人性交织的梦幻影像

2010年09月27日 08:41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身为在大陆的老一辈台湾本土人,张克辉年逾八旬的人生经历,真可以说是海峡两岸历史沧桑的珍贵缩影。他于9月23日在台北举行新书发表会,把自己所称“心灵旅程最真实的记录”——《海峡心·两岸情》一书,呈现在台湾社会民众的面前,也见证了两岸同胞手足情深,化干戈为玉帛的情境。

  张克辉1928年出生于台湾彰化,20岁那年由台湾到厦门大学读书,1949年国民党退守台湾,他便留在福建,从基层工作开始,历任要职,最后从全国政协副主席职位上退休。著有散文集《故乡的云雀岗》、小说《农民》、电影剧本《云水谣》等书。在政界兼具文学作家声名,实属难能可贵。

  今年中秋节的前一天,张克辉自北京搭机抵达桃园机场,彰化乡亲在出境大厅拉开欢迎红布条,迎接他第三次返乡。深情的拥抱、亲昵的呼唤,让他感动得热泪盈眶,频频呢喃着:“故乡真好!”“乡亲真好!”斯情斯景,使人感触到政治与人性交织的梦幻影像。

  犹忆1998年5月,我应北京大学法律系邀请,率团参加该校百年校庆活动,其间经一位彰化籍台商引介而认识张克辉,他特地在北京饭店设宴相迎。席间他用闽南话跟大家交谈,让人感到无限亲切。当时他刚上任全国政协副主席职位未久,在私下相叙时他感慨地说:“我的彰化乡亲们当年可能不会料到,我今天会成为一名共产党党员!”听到这句话,我突然觉得眼前这位共产党领导人,竟是跟我一样说闽南话的台湾耆老,可钦可敬的长辈,这不正是两岸化敌为友的象征吗?

  2002年4月,我以台湾“中华两岸文经观光协会”理事长身份,率团赴陕西参加清明公祭轩辕黄帝陵典礼活动,在北京转机时,张克辉设宴款待我们。久别重逢,相谈甚欢。当年10月,我又率台湾司法界访问团应中国法学会之邀赴京参访,张克辉选在同一地点盛情接风。相隔半载,再度见面,席间,我赋诗一首相赠,并当场朗诵:

  今春一别后,重逢已深秋;明月来相照,年华似水流。乡音犹未改,容貌尚依旧;此夕京城会,何时宝岛游?

  张克辉阅后,当场对我说:“写得很好,不过我要改两个字。‘宝岛’改为‘故乡’,因为‘宝岛’这个词是对一般大陆人说的,可是对我而言,应该说‘故乡’才对,因为台湾是我的故乡啊!”当下我为他这细腻的故乡情怀感动得说不出话来,全团团员也都沾染到两岸乡情的浓郁氛围。

  而今,思索张克辉离开台湾家乡那个时代的时空背景,当年台湾上层社会耆宿离乡背井,有赴美国者,有赴日本者,有赴中国大陆者,或许都怀着“摆脱殖民统治,反抗专制压迫”的远大志向,而其“爱台湾”的一颗心绝对是相同的。厥后,在美、日的台籍大老与在中国大陆的台籍大老于政治理念及立场上分道扬镳,应是生活背景的不同所形塑而成;然在内心深处,当然都是热爱宝岛故乡的。因此我常想,老一辈高知识水准的海外及大陆台籍耆宿们,或许有一天可以相聚一堂,共同严肃地思考:若要让台湾的未来更加美好,到底要走怎样的一条正确道路?

  张克辉的故乡情,在他的新书发表会中展现得淋漓尽致,这是海内外台湾人所瞩目的历史篇章。诚如他在新著“自序”中所云:“当年辞别故里,奔赴大陆的热血青年,如今已是白发苍苍、步履蹒跚的老者。两岸分离日久,家国团圆,故乡富饶,社会和谐,同胞们安康幸福,这是贯穿了我一生的梦想!”但愿像张克辉这样在大陆的台籍耆老美梦成真,两岸人民同享和平、发展、繁荣的福祉。唐代诗人王昌龄诗云:“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正是海峡情谊的贴切写照!

  (作者为著名律师、中华两岸文经观光协会名誉理事长 许文彬)

参与互动(0)
【编辑:吉翔】
    ----- 台湾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