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首页新闻中心台湾新闻
台湾赛夏人印象:矮灵祭的“前世今生”(图)

2008年04月16日 16:32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发表评论

  苗栗,台湾北部著名的客家文化重镇之一,境内山多平原少,故有“山城”之称。漫步苗栗县城,随处可遇操着客家口音的乡亲,房屋建筑也多为广东式样。不过,我们此行的目的并非客家人,而是台湾少数民族中以“矮灵祭”著称的赛夏人。匆匆浏览市容后,便冒雨向著名的矮灵祭场——南庄乡向天湖进发了。

  原汁原味保留族群文化

  途经南庄乡公所,乡长李清枝热情接待了我们,乡公所秘书张清龙则为我们“恶补”了一番背景知识。张清龙本身是赛夏人,读研究生时的主攻方向就是台湾的少数民族,介绍起赛夏人自然是如数家珍:赛夏人居住于苗栗县与新竹县交界的山区,人口约4000人,是台湾少数民族中人数较少的一支。赛夏人最早居住在靠近海边的竹南乡和苗栗乡一带,后来,由于大陆来的移民越来越多,赛夏人便逐渐向山地转移。由于人数本来就不多,又杂居于泰雅人与客家人中间,为了适应生活的需要,赛夏人大部分会讲泰雅语和客语,甚至以这两种语言为日常用语,自己族群的语言反而日渐淡忘。面对强势的外来文化,老一辈的赛夏人对于最体现本族群文化的祭典就更加珍惜,他们排除种种干扰,使赛夏人的祭典原汁原味地保留了下来,充满神秘色彩的矮灵祭成为赛夏人的“文化名片”,而矮灵祭场东河村向天湖也成为台湾“原住民”特色旅游的重要景点。

  矮灵祭起源的赛夏传说

  赛夏文化工作者朱仁贵的工作室就在向天湖,虽然手头事情很多,作为地主的他还是“义不容辞”地陪我们上山。天公不作美,天雨路滑,但在斜风细雨中穿行于白雾弥漫的森林,别有一番风味。终于,向天湖到了。原来,所谓向天湖指的是一块被高山环抱、形似湖泊的小盆地,由于海拔较高,冬春两季时常云雾弥漫。居住于向天湖的赛夏人目前仅有200多人,但已是赛夏人中的“大部落”之一, 矮灵祭典就在“盆底”的平地上举行。

  不过,想看湖光山色的人也不必失望,这里也有一呈山字型的湖泊,水深约5至7米,虽然小了一点,但湖面绿波粼粼,四周冈陵环拥,灵气十足。湖泊四周植有成片老杉木林及油茶林,湖畔还设有环湖步道、凉亭、跨湖拱桥,可供赏景、休息。西式建筑风格的赛夏湖岸咖啡馆靠水而居,我们凭窗而坐,喝着咖啡,欣赏着山岚迷蒙的湖景,听朱先生细细道来矮灵祭的“前世今生”。

  关于矮灵祭的起源,赛夏传说中有不同的版本,朱先生给我们讲述的,是其中流传较广的一个。传说中,很久很久以前,赛夏人和一群身高不足三尺的矮人隔河而居。矮人虽然身材矮小但擅长农耕技术,每年的收获季节,赛夏人都会请矮人前来验收谷物并庆祝丰收。但矮人常常借机调戏赛夏妇女,族人极为愤怒,设计报复。没有防备的矮人果然中计,大部分溺水,只有两人活下来。幸存的矮人警告赛夏人必须举行矮人灵魂的祭典,唱他们教授的祭歌,否则农作物将会欠收,甚至遭到灭族的命运。赛夏人自知理亏,为了平息矮人的怨怒,于是将原来的收获祭改为矮灵祭。由于祭歌复杂难学,只有朱姓的族人学会全套的祭歌,因此每一次的矮灵祭均由朱姓长老担任主祭。“那便是我的祖先了。”朱先生说。

  祭典声名远播的喜与忧

  矮灵祭通常在秋收月圆时举行,现在多固定于农历十月十五左右,每两年一小祭。每10年一大祭的祭典仪式,过程相当复杂,整个仪式要延续6天,经过祭告祖先和矮灵、歌舞迎灵、延灵、娱灵、逐灵、送灵等一连串庞杂的过程才宣告结束,其中只有娱灵部分可供外人参观。娱灵之夜,歌舞达到最高潮。几个年轻力壮的赛夏男子,扛着一根长杆,上面挂着写有各氏族姓氏的舞帽,在队伍中穿梭,舞帽上缀有许多铃铛,随着舞步发出有节奏的响声。而祭典中最有特色的器物当数作为发声工具的“背响”。“背响”,顾名思义,是利用身体的摆动来制造音效。“背响”的下摆通常吊挂着竹管、枪弹壳或不锈钢管。当黑夜来临,夜幕升起,舞者翩然起舞,器物互相碰撞敲击,其音清越,景象诡异而神秘。

  随着时间的推移,矮灵祭由赛夏人因敬畏矮灵而行的祭典,渐渐演化为赛夏人聚会的一种形式了。而它特有的神秘色彩,也吸引着八方游人,每次矮灵祭期间,向天湖都有约两万人涌入,盛况空前。

  细雨渐歇,朱先生带我们转往一墙之隔的赛夏文物馆参观。为了保存流失中的赛夏文化,相关部门于2002年在向天湖建立了赛夏文物馆,占地约6000平方米,外观设计以竹瓦、竹墙等赛夏传统建筑风格为主,以竹编、苎麻织纹等装饰。馆舍共有三层楼,有主题展示区、姓氏墙、典藏室等。在姓氏墙前,朱先生告诉我们,赛夏人的姓氏很特殊,以动物、植物、自然现象作为氏族的图腾,并运用于汉姓。如“风”姓的赛夏人相传他们的祖先是风的后代,“日”姓族人则是神话传说中射日英雄的后代。这些姓氏不仅说明了赛夏人的图腾观念,也符合了氏族的需要,是台湾少数民族当中能够直接由汉姓看出氏族关系的惟一群体。

  临别时,朱先生表达了对矮灵祭声名远播的喜与忧。他说,多年来赛夏人在偏僻的部落里默默举行祭典,没有人参观,也没有人干扰。近年来,拜现代传播手段所赐,矮灵祭为更多人所知,但也不可避免将受到外界的影响。他们希望这份难得的原始文化遗产不要因此变质。(王尧 聂传清)

编辑:官志雄】
请 您 评 论                                 查看评论                 进入社区
登录/注册    匿名评论

        
                    本评论观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中国新闻网立场。
图片报道 更多>>
甘肃白银屈盛煤矿事故已造成20人遇难
甘肃白银屈盛煤矿事故已造成20人遇难
盘点世界现役十大明星航母舰载机
盘点世界现役十大明星航母舰载机
13米高巨型花篮“绽放”天安门广场
13米高巨型花篮“绽放”天安门广场
中国首艘航空母舰正式交接入列
中国首艘航空母舰正式交接入列
日本发生列车脱轨事故 致9人受伤
日本发生列车脱轨事故 致9人受伤
沙特民众首都街头驾车巡游庆祝建国日
沙特民众首都街头驾车巡游庆祝建国日
世界模特嘉年华 60佳丽夜游杜甫草堂
世界模特嘉年华 60佳丽夜游杜甫草堂
青海北部出现降雪
青海北部出现降雪
每日关注>>更多
关于我们】-About us 】- 联系我们】-广告服务】-供稿服务】-【法律声明】-【招聘信息】-【网站地图】-【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