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1月19日 星期一
  本页位置首页新闻中心台湾新闻
放大字体】【缩小字体打印稿件
两岸新闻界“第一次亲密接触”:以开放的姿态(2)
2007年11月19日 11:11 来源:中国新闻网

  9月19日,李永得和徐璐离开北京前往杭州。在那里,他们游览了原先只是在书上见到的西湖,徐璐还见到了她的姨母和表弟,徐璐与姨母抱头大哭。次日,他们到达广州,他们逛商店,与市民交谈,在路边餐厅吃饭,参观并采访孙逸仙纪念医院、中山大学、黄埔军校旧址和孙中山故居。在医院,他们被一位医生认出,说,我今天在报纸上看到你们的照片了,欢迎你们!而在孙中山故居,他们见到故居陈列馆的负责人及一批当地记者已等在门口。李永得很奇怪地问: 你们为什么会知道我们到来? 一位负责人笑着说: 我们猜想你们一定会来的。

  四天以后,李、徐二人又赴深圳和厦门。在深圳,他们看了海关大楼出入境检查关口、中英街等,在厦门,他们采访了厦门大学台湾研究所,并采访了东山的“寡妇村”——当年,这个村的大部分男子都跟着国民党军队去了台湾。

  对厦大的台湾研究所,二位记者的评价是:研究所的教授对台湾的历史地理情况很熟悉,研究得很细,连两位记者不知道的地理资料,他们都很清楚;但对台湾近期的发展与实况,则了解不足。

  还是在北京的时候,李永得就对采访他的记者说,来到大陆,他们“一点儿也没感到自己是外国人,强烈意识到自己是中国人”。这一点,到了厦门以后感觉就分外强烈。当他们在厦门看到一些与台湾乡村一模一样的四合院建筑,以及几乎相同的闽南语,真切地感受到了这条源远流长的脐带。晚上,李永得和徐璐到街上逛了很久,沿路看到许多小吃店,连用来放熟食的木架玻璃框白瓷砖“流理台”都一样, 卖的东西也一样,用他们自己的话说:“真的有了一种仿佛置身于台湾某条古老的街上的幻觉。”

  两位记者在日后写的书中这样叙述道:“亲眼看到真实的大陆之后,不禁令我们感到过去几十年中,台湾当局所做的反共宣传是多么僵化。就一般老百姓的生活水准而言,大陆确实仍是落后的,但是我们却不能不对它的试图改革视若无睹……”

  “我们创造了历史”

  李永得与徐璐赴大陆采访的事件,深刻震动了台湾。据台湾媒体报道,当时,在台北的酒馆里,甚至出现了一种“返乡酒拳”,叫做“一国,两制,三通,四流,六万( 旅费),七天( 签证),八件( 三大五小礼物),九别( 重逢), 十全( 全家团圆)。”

  而反响最强烈的,还是台湾的新闻界。据香港媒体当时援引一家英文媒体的消息称,台湾许多报社的记者,纷纷以“度假”或“工作”的名义,前往一些亚洲国家,一俟禁令解除就进入大陆采访。这批记者大部分都到了日本。

  这给台湾当局极大压力。9月27日,台湾“行政院”新闻局发表声明,指《自立晚报》及李徐两记者“以不实之文书欺骗本局申请出国”已违反法令, 决定两年内停止受理该报及其人员“出国”申请,并将此案有关人员移请台北地方法院检察处侦办。

  而吴丰山则表示,对当局将用刑法指控他们表示失望, 他说:“这太过分了,我们是无辜的,我将接受任何公正的处罚,但是我将聘请最好的律师为我辩护,我决心同任何不公正的处罚作斗争。”

  而实际上台湾当局对此事的处理是外紧内松。“当我们从东京飞抵北京之后,国民党中常会上曾有中常委要求关掉《自立晚报》,但是反对关掉报社的改革派的力量和声音(包括当时《中国时报》董事长余纪忠先生也都反对关闭报社)仍压过了极少数的保守派的声音。”徐璐回忆说。

  而在大陆这边,陈佐洱也隐隐感觉到了压力。自从那句“等你们38年了”出口,各种反应都来了。有人说,这是中新社专稿语言啊,又有人说,这句话没有立场——38年都在等台湾人?后来据说还是小平同志拍板,称这句话“讲得好!”陈佐洱悬在半空的心才落了下来。

  事实上,两位台湾记者回到台湾后,受到了英雄般的欢迎。各界声援的函电像雪片般飞来。许多国民党“改革派”的高层,私下吃饭时,都对他们表示支持。徐璐说:“在起诉过程,我们和一些国民党改革派的官员吃饭,他们都对这个起诉毫不当真。当时任司法院长的林洋港先生在一次饭局中说,‘好吧!如果你们真的被关,我就天天送啤酒进去给你们喝。’”《自立晚报》聘请了有6位名律师的辩护团应战,最后打赢了官司,“处罚”不了了之。

  而在大陆,接待台湾记者任务完成后,有关领导特地组织了一个包括中宣部、对台办等领导在内、有40几个部委参加的座谈会,专门听取中新社社长王士谷和陈佐洱的汇报。

  事后,《自立晚报》的总编辑陈国祥曾说,是“我们创造了历史”。陈佐洱则评价说,应该说是顺应了历史的潮流。

  就在李永得和徐璐回到台湾后一个月,11月2日,台湾当局正式开放台湾民众到大陆探亲。开放当天,就有2000多人办理了赴大陆探亲的证件。

  台海两岸民间正式交流的大门,从此打开了。

[上一页]  [1]  [2]

编辑:张明】
相关报道
·揭秘台海破冰之旅:20年前,两岸合力推开那扇门
·国台办新闻局局长撰文:两岸新闻交流回眸一瞥
·历经波折从未止步 新闻交流推动两岸关系发展
·纪念海峡两岸新闻交流二十年座谈会在北京举行
图片报道 更多>>
甘肃白银屈盛煤矿事故已造成20人遇难
甘肃白银屈盛煤矿事故已造成20人遇难
盘点世界现役十大明星航母舰载机
盘点世界现役十大明星航母舰载机
13米高巨型花篮“绽放”天安门广场
13米高巨型花篮“绽放”天安门广场
中国首艘航空母舰正式交接入列
中国首艘航空母舰正式交接入列
日本发生列车脱轨事故 致9人受伤
日本发生列车脱轨事故 致9人受伤
沙特民众首都街头驾车巡游庆祝建国日
沙特民众首都街头驾车巡游庆祝建国日
世界模特嘉年华 60佳丽夜游杜甫草堂
世界模特嘉年华 60佳丽夜游杜甫草堂
青海北部出现降雪
青海北部出现降雪

  每日关注  
-台湾人看大陆:信任在大陆是一种稀缺资源
-仁安羌大捷70年 两岸远征军后人缅甸建碑
-民进党反马英九游行 重拾街头路线? 台当局回应
-台报:台愿意大陆引水金门 两岸和平协议通关口令
-台北议会解释陆客为何只能走后门:属分流管理
-蒋经国逝世25周年 马英九吴敦义赴头寮谒陵(图)
-台湾彰化县长卓伯源胞弟疑涉收贿遭羁押禁见(图)
-民进党称13日游行超10万人 无对策恐难扩大支持
-台一女子丢失钱包收奇怪包裹 警调侃:寄回去(图)
-台大学教授卖学位骗千万 教育部门怒批:害群之马
关于我们】-新闻中心 】- 供稿服务】-图片库服务】-【资源合作-【招聘信息】-【不良和违法信息举报
有奖新闻线索:(010)68315046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法律顾问:大地律师事务所 赵小鲁 方宇
[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京ICP备05004340号] 建议最佳浏览效果为1024*768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