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首页新闻中心台湾新闻
海协海基两会领导人今首次在台湾举行历史性会谈(3)

2008年11月04日 02:00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发表评论

  陈云林流露感性 举止谈吐体现温情

  首日行程虽紧凑,但从陈云林谈吐到举手投足,均流露出他性格温情、感性的一面,使得首日行程看起来颇为轻松。陈云林赴台所搭乘的国航班机亦成焦点,白色的机身上涂有五个可爱的北京2008奥运会吉祥物-福娃,这样的特殊而细心的安排,在一定程度上为此行增添了欢快的气氛。

  有媒体注意到,陈云林夫人赖晓华上午从北京机场出发时,身着红色上衣、黑色长裤,热情地向送行人士挥手道别,到达台湾桃园机场下机时,赖晓华特意换上正式的白色套装,显示她对这次历史性台湾之行的重视。

  陈云林在圆山饭店致辞后离开讲话现场时,现场媒体捕捉到,两会领导人均展现礼让的风度,二人面对面,各伸出一只手来表达让对方先行,使得现场气氛更加和谐而深具人情味。而走在身旁的两人夫人也均着白色服饰,颇有默契。

  在饮食上,台湾媒体报道说,陈云林抵台后中午就近在下榻的台北圆山大饭店用餐,陈云林展现了北方人偏好面点的饮食习惯,点了相当平民化的台湾牛肉面、小笼包和清炒豆苗,以简单的三样菜解决在台的第一餐。

  有台湾媒体的报道评论称,陈云林踏上台湾土地“心情激动”,为展现亲和力,他一路灿烂微笑,还温情感性喊话博感情。

  专家热议:和平发展的潮流已经来了

  就在这一天,不论是两岸人士讲话,亦或是舆论的评论,到处可见“两岸和平发展”、“协商”等字眼。“立委”高金素梅等人在报纸上刊登半版“热烈欢迎陈云林!”的广告,表达对陈云林的欢迎之意。台湾各大报章纷纷刊发社论评述“江陈”台北会谈的历史意义并期待会谈取得成果。有评论指出,陈云林来台象征着两岸关系由冲突与对抗进步为和解与合作的新里程。

  “今天的活动筹划了五个多月,刚好碰上陈云林访台,说明我们掌握了大方向,两岸和平发展的潮流已经来了。”海基会台商财经法律顾问、投资中国网社长李孟洲对记者说。

  长期致力于台商服务的李孟洲表示,希望两岸可以建立一个制度化协商的渠道,将来对于两岸交流中发生的问题可以迅速而有效的解决,特别希望台商经营的问题也能够通过“两会”的协商渠道给予有力的支撑。

  据李孟洲介绍,陈云林访台虽然岛内有人反对,但大部分、过半的台湾民众是欢迎的,特别是从事经贸的机构及从事海运空运的公司都十分欢迎,因为这对他们行商有很大的帮助。

  “陈云林此行非常有意义,两岸等待了这么多年的事情,对两岸关系是历史性发展的一刻!”台湾开南大学运输观光学院物流与航运管理学系暨研究所副教授童裕民也表示,此次会谈讨论的四个议题都对台湾有帮助,从两岸之间长远关系看,也有正面的帮助,这是两岸人民的福气。童裕民说,若将来能实现全面直航,对两岸航运企业经营运作和整合会有很大的影响,将有助于台湾航运企业提高国际竞争力。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院助理教授蓝适齐指出,陈云林访台有助两岸关系进一步和缓,东南亚国家当然乐观其成,因为两岸的和平稳定,也关系到区域的和平稳定,尤其在当前全球经济遭逢金融风暴冲击之际,东南亚国家更不希望区域的和平与稳定遭到破坏。

  蓝适齐也注意到陈云林抵台后的公开演说,特别着重柔性与感性。因此,蓝适齐指出,陈云林在访台行程中,不断以柔性与感性来描述两岸关系,追求台湾民众认同。他还注意到,陈云林在演说时也特别强调不触及政治和岛内政治课题。

  就连日本媒体也高度关注两岸关系的发展。日本《读卖新闻》在报道中提到马英九对两岸的政策与态度,以及他上任前后两地关系的变化,称过去“敌对状态”的台北和北京,从5月马英九上任后,两地距离缩短的速度超乎想象。报道说,马英九当局认为陈云林访台是改善两岸关系的最后机会,两岸经济连结已经是无法避免的趋势。

[上一页] [1] [2] [3]

编辑:魏恒】
请 您 评 论                                 查看评论                 进入社区
登录/注册    匿名评论

        
                    本评论观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中国新闻网立场。
图片报道 更多>>
甘肃白银屈盛煤矿事故已造成20人遇难
甘肃白银屈盛煤矿事故已造成20人遇难
盘点世界现役十大明星航母舰载机
盘点世界现役十大明星航母舰载机
13米高巨型花篮“绽放”天安门广场
13米高巨型花篮“绽放”天安门广场
中国首艘航空母舰正式交接入列
中国首艘航空母舰正式交接入列
日本发生列车脱轨事故 致9人受伤
日本发生列车脱轨事故 致9人受伤
沙特民众首都街头驾车巡游庆祝建国日
沙特民众首都街头驾车巡游庆祝建国日
世界模特嘉年华 60佳丽夜游杜甫草堂
世界模特嘉年华 60佳丽夜游杜甫草堂
青海北部出现降雪
青海北部出现降雪
每日关注  
关于我们】-About us 】- 联系我们】-广告服务】-供稿服务】-【法律声明】-【招聘信息】-【网站地图】-【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