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故宫,不再是美丽传说(2)——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台湾新闻
    台北故宫,不再是美丽传说(2)
2009年02月19日 09:53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翠玉白菜
东坡肉形石
【点击查看其它图片】

  门一锁,上船就走

  见到周兵,是在2月的一个午后,天空中有细细的雨丝弥散。

  北京南池子的一个工作室里,周兵盘腿坐在茶桌旁,黑色中式棉袍,神色淡然。

  闲适的氛围中,我提出希望周兵讲一些有关台北故宫中珍宝的故事。

  翠玉白菜、东坡肉形石、毛公鼎、婴儿枕……第一次亲眼看到这些早就扬名四海的珍宝,周兵说他的心情相当复杂,是激动、是满足,还是震撼。

  那么,怎样把这些珍宝展示给世人看?《台北故宫》选择了讲述,讲述文物背后的历史和历史背后的人物。

  为此,《台北故宫》摄制组5次赴台,寻找亲历者。最终,他们找到了几位仍然健在的1948年参与运送文物的专家和他们的后人。

  以后来者的视角看,历史往往是那么不可预期。

  当年跟随文物赴台的专家,都以为几个月之后就能回大陆。有的专家甚至连家属都没带,门一锁,上船就走。即使到了台湾,还告诉家人不要买贵的结实的家具,因为很快就能回去。但没想到,一去就再也没回来。

  文物迁徙的背后,是人物命运的颠沛流离。

  北京故宫青铜专家李光谟如今已是年近八旬的老人,父亲李济是中国考古学界的开创者、安阳殷墟考古的主持人。当年,父子二人一起到了台湾,但很快李光谟为继续学业辗转返回大陆,可他怎么也没想到那一别就是长达数十年的两岸隔绝和骨肉分离。直到李济去世,父子俩再没有见过面。

  文物迁徙的背后,还有一份坚守和忍耐。

  台中雾峰乡一个叫北沟的地方,现在是满眼的郁郁葱葱,这个偏远村落里的人们仍然过着平淡的日子。文物辗转到达台湾后,曾经在那儿存放了15年。后来做了台北故宫副院长的庄严举家迁台,由于日子清苦,庄严的太太甚至需要靠养鸡卖鸡蛋来补贴生活。然而,在这样的清苦与寂寞中,随文物来台的许多专家都在北沟苦苦守候了15年。15年后,65万件文物移入新建的台北故宫,件件完好无损。

  “你有没有问过,他们是如何耐的住寂寞的?”这样的故事没有轰轰烈烈的情节,却让我感受到了悠远的震撼。

  “问过,原因很简单。随文物迁徙的时候,只有一个想法:战火中子弹不长眼,不能让文物受伤,所以要走。在北沟守候15年的时候,也只有一个想法:文物是国宝,必须精心呵护,所以要留下。”周兵说,“他们就是一群把自己的命运跟文物联系在一起的人。”

  拍摄《台北故宫》,周兵觉得自己首先被感动了。

  周兵说,那段历史中人物的命运和经历远比文物本身更震撼。“当我再次在台北故宫看到那些文物时,它们更加闪光和鲜活了。我忽然意识到,文物的真正价值并不是拍卖场上的数字。它们之所以珍贵,是因为这些器物上寄托着某种精神和品格。那些随文物赴台的专家能忍受骨肉分离,能寂寞坚守数十载,就是在守候文物中流淌的精神和品格。而这种精神和品格的延续是什么?是中华文明的传承。”

  拍摄《台北故宫》,周兵希望能将这份感动传达出去。

  台北故宫是有温度的

  记者的一位同行不止一次参观过台北故宫,却仍然对这部纪录片感兴趣。问及缘由,他说,他能感受到台北故宫的温度。

  采访中,不约而同,周兵也提到了台北故宫的温度。

  “真正到台湾实地拍摄的时候,我才意识到,台北故宫是有温度的。”周兵说:“你采访任何一个台湾人,只要小学五年级以上的,都能说出和‘台北故宫’有关的故事,因为他们不止一次去过。台北故宫决不仅仅就是一座冰冷的建筑而已,它对台湾文化和台湾民众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

【编辑:吉翔
    ----- 台湾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关于我们】-About us 】- 联系我们】-广告服务】-供稿服务】-【法律声明】-【招聘信息】-【网站地图】-【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