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台胞踏上回乡路:变近的不仅仅是路途——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台湾新闻
    老台胞踏上回乡路:变近的不仅仅是路途
2009年04月07日 10:54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老台胞们在林家古宅前开心合影。
【点击查看其它图片】

  4月3日,台北松山机场。鲜花、笑脸、等待的人群。

  当“大陆老台胞返乡谒祖文化参访团”一行15人走出机场的时候,“长辈好!”“欢迎回家!”的声音不绝于耳。

  参访团的团员中,年纪最大的86岁,最年轻的也有73岁,他们都是1949年以后回到大陆生活的台胞。台湾,对他们而言大都是久违的故乡。4日上午,从台北出发,他们一路南下,听听家乡话、见见家乡人,感受浓浓的乡情。

  “终于回家了”

  回到故乡,老人家兴奋得像孩子。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愿望和期待。

  海协会顾问林丽韫女士,是此次参访团的团长。她对记者说:“从飞机降落台北的那一刻起,我的心脏就一直在怦怦跳。”

  小学二年级就离开台湾,前往日本居住的林丽韫,是第二次回来。她说,回想起小时候,印象最深的就是穿着整齐的制服,每天沿着骑楼走到学校上课。“距离上次回来,已经整整10年了,这次很想去看看骑楼。”

  李敏宽,父亲是台北人,他却是出生在日本。5岁那年,李敏宽跟父亲回过一次台湾,乡亲的热情款待让他至今难忘。“虽然没在台湾生活,但一直保留着台湾的饮食习惯,每年过年我们都会做台湾年糕,用红糖和糯米做成,特别香糯。要是这次能吃到就好了。”

  张洽,第一次回台湾。“家乡就是家乡,一回来就特别亲切。小时候常常听父亲描述一个场景:傍晚时分,在自己种的柑橘地里画画,满眼的金黄灿烂。我想找到那片柑橘地。”

  其实,对很多台胞而言,他们在台湾或许已经没有了亲人、也没有了曾经的住所,家乡更多的是留在记忆中的一些片段,甚至只是一些想象而已。然而,哪怕只是一所建筑、一种小吃、一个场景,也足以把他们跟这片土地联系在一起。因为,这片土地是他们的家乡。

  “他们就是我们的长辈”

  中华全国台湾同胞联谊会副会长史茂林,是此次参访团的领队。他介绍说,全团预计在台湾停留10天,将展开寻根谒祖之旅,并拜访雾峰林家古厝、慈济功德会以及赴日月潭、太鲁阁等地游览。

  在整个行程中,台湾乡亲都充分释放着对自家人所特有的热情。

  在松山机场,林丽韫以标准的闽南话说:各位乡亲,大家好。立刻掌声雷动,问好声不断。

  林丽韫胞弟林金成特别到机场迎接姐姐,两人一见面就相互拥抱,林金成的太太林真邑捧了一大束鲜花献给久未谋面的大姑姐。

  在雾峰林家,林家后人隆重出迎。上下楼梯、起身落座,周到细致。还特别给各位“长辈”准备了台湾的特色水果和点心。

  雾峰林家古宅是老台胞们期待参观的地方。

  雾峰林家,是台湾的望族,与基隆颜家、板桥林家、鹿港辜家、高雄陈家并列为台湾五大家族。雾峰林家子弟中的林献堂是台湾文化名人,在日据时期带领台湾人以温和手段对抗日本统治,有“台湾议会之父”之称。

  “林家的历史也充满了民族精神和爱国精神,传承着中华文化。所以,文化寻根第一站先来到这里。”林丽韫告诉记者。

  “林家古宅的建筑风格像极了福建一带的建筑,闽台的亲缘联系怎么隔得断呢?”在参观林家花园时,李敏宽老人感叹道。

  “也有很多大陆游客到林家来参观,他们当然也是亲人,不过,相对于这些老台胞而言,我们的感觉却更特殊一些,因为他们的家乡就在这里。而且,我们林家也有很多后人生活在大陆呀。”林家后人林光辉说。

  “无论在台湾生活过多久,无论对台湾有多少记忆,台湾永远成了我们思念的家乡。无论我们何时回来,无论我们走到台湾的哪里,都会得到亲人的欢迎和照料。这就是同根同源的力量,也是两岸割不断的联系所在吧。”陈弘动情地说。

  变近的不仅仅是路途

  此次的参访活动,圆了老台胞的梦。

  陈弘,是参访团中年纪最大的,老先生慈眉善目,很健谈。他是电影《云水谣》的原型。1945年从台湾到上海复旦大学念书,1949年两岸开始了长期的隔绝。这让本来已经订下婚约的陈弘不得不与未婚妻解除婚约。“我回过3次台湾,一次是1990年,一次是1994年。1995年我弟弟去世,都没能回来,这次是来给弟弟扫墓的。其实,两岸的很多悲剧都是可以避免的。所以,看到现在两岸的交往越来越密切,我的这种高兴是别人很难体会的。”

  参观团此次来台,是应中华两岸文经观光协会的邀请。协会董事长许文彬律师为此劳心劳力,接机、宴请,还特意陪同到雾峰林家参观。许律师说,这些老台胞因为身分特殊,多年不能如愿回乡。此次他们回台,台湾有关方面特事特办,在15天里完成了所有的手续。这在以前是不可想象的,其意义不可小视。相信未来会有更多的游子,可以踏上故乡的土地。

  此次的参访活动,也让海峡两岸同胞有了更多的期待与畅想。

  林丽韫说,“上次回来是用一天时间转机,早上五六点钟起床,经过香港,回到台北的时候已经是星空灿烂,这次回来只用了三四个小时,同样是早上出发,中午就到了,以前被拉得很远的故乡,如今变得很近、很近。希望变近的不仅仅是路途,希望两岸交流的佳话,一再续写。”(李炜娜 王尧)

【编辑:吉翔
    ----- 台湾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