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部总经济师陈萌山谈两岸农业交流合作(2)——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台湾新闻
    农业部总经济师陈萌山谈两岸农业交流合作(2)
2010年02月28日 17:01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陈总:2005年以来,为顺应台湾岛内农业组织和农民的呼声和需求,大陆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扩大台湾农产品进入大陆市场的政策措施,主要包括准许进入大陆市场的台湾水果品种由12种扩大到22种,并对其中15种水果实施进口零关税政策,对原产台湾地区的11种蔬菜和8种水产品实施进口零关税政策;实施了通关检验检疫便利便捷措施,加快通关查验速度;并在岛内农产品集中上市丰产滞销的时候,组织大陆供销系统和农业企业入岛采购等。这些政策措施的实施缓解了岛内农产品丰产卖难的问题,为广大台湾农业生产者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受到了岛内农渔民的积极响应和热烈欢迎。

  为使台湾广大农民能切实享受到大陆出台的惠及台湾农民政策措施所带来的好处,近年来,我们积极开展了十余次形式多样的台湾农产品宣传推介活动,组织了岛内90%以上的各级农会、专业协会、产销班及基层农民8000多人次来大陆参展参会,展示展销了来自岛内的30余种热带水果,以及800多种农产品深加工系列产品,这些展会累计签订项目合作合同及农产品购销订单229亿元人民币,促进了台湾农产品在大陆市场常态化销售,增进了大陆广大消费者对台湾农产品的了解与认同,稳固了面向主要目标消费城市的运销渠道,并建立了多个台湾农产品交易平台。下一步我们将根据台湾农业生产者的实际需要,进一步开放台湾农产品进入大陆市场的品种,帮助台湾农民开拓大陆市场,保护台湾农产品知识产权,加强大陆市场监督管理。

  记者:伴随两岸“三通”的实现,两岸农产品贸易将进一步扩大,请介绍一下帮助台湾农产品开拓大陆市场的销售平台建设情况。

  陈总:为扩大台湾农产品在大陆市场的销售,切实解决台湾农产品在大陆市场销售存在的渠道不稳、运销成本高、保鲜损耗过大等问题,2005年以来,大陆已陆续批准建立了厦门台湾水果销售中心、霞浦台湾水产品集散中心、海峡两岸(东山)台湾水产品加工集散基地以及海峡(福建漳州)花卉集散中心、海峡两岸(泉州)农产品交易物流中心等多个交易平台。两岸“三通”实现后,人流、物流成本降低了,台湾农产品特别是台湾水果对大陆出口量进一步增大。为适应新形势的需要,我们将在大陆的大中城市逐步布点,建立一些新的台湾农产品销售集散中心。去年,上海西郊国际农产品交易中心增设上海台湾农产品交易中心,该中心将于今年挂牌运营。

  记者:两岸经济合作愈趋紧密,如何看待未来两岸农产品贸易的发展?

  陈总:我注意到台湾有关方面的资料显示,早在2007年大陆(包括香港)就成为台湾地区农产品最大的出口市场。目前台湾农产品进入大陆市场有很多有利条件,但大陆的农产品进入岛内市场还有一些限制,考虑到台湾当前的经济现状以及对农产品的敏感程度,我们对台湾同胞对大陆农产品进入台湾市场的关切表示充分理解和尊重。实际上,大陆在温带果蔬及其制品、大宗粮食作物等方面具有比较优势,台湾在热带果蔬及其制品方面具有比较优势,两岸农产品具有很强的互补性,在品种上不会形成相互竞争。近两年来,海峡两岸农业交流协会与海峡两岸经贸交流协会合作入岛举办了两届海峡两岸食品展览,借助这个平台,我们以样品、图片、光盘等形式展示推介了大陆的农产品,让台湾消费者、生产者能够真正了解到大陆农产品的品质情况,通过与大陆农产品直接接触,感受到大陆农产品不是对台湾农产品市场的冲击,而更多的是对台湾农产品市场的补充和调剂,使台湾消费者、生产者能够享用到更加价廉物美、新颖多样的农产品,丰富和扩展岛内的消费市场。我相信,随着两岸农产品贸易机制化和制度化发展,能够最大限度地保障两岸农民的利益,进一步推动深化两岸农业产业合作和资源一体化配置,两岸农业交流与合作的前景将更加广阔。

    ----- 台湾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