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蔡英文突然宣称调整大陆政策有两层背景——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台湾新闻
    评论:蔡英文突然宣称调整大陆政策有两层背景
2010年05月17日 17:35 来源:中国台湾网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资料图为民进党主席蔡英文。 中新社发 曾嘉 摄

版权声明:凡注有“cnsphoto”字样的图片版权均属中国新闻网,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使用。

  上周六在蔡英文与尤清进行民进党主席选举政见发表会的过程中,双方火药味十足,以创党小组发起人自居的尤清率先开炮,痛批蔡英文在与马英九辩论ECFA后竟说出“不排除与大陆对话”的说法,明显违背民进党“台独”党纲,难道要废“台独”党纲吗?蔡英文则回应表示,民进党将在“和平交往”与“主权独立”原则下,发展务实对大陆政策。她并称,和大陆对话完全不涉及“台独”党纲修改的问题。

  澳门《新华澳报》17日发表评论员富权的文章对此指出,这是蔡英文继日前发表“在不预设前提之下,不排除与大陆对话进行实质性对话”的谈话后,再次谈及民进党将会调整大陆政策。尽量此次是在尤清“挑衅”下作出的被动反应,但却把她内心的民进党与大陆进行对话的底线:“和平交往”与“主权独立”“齐头并举”,尤其是不修改“台独党纲”暴露了出来。

  现将文章摘录如下:

  其实,蔡英文前一段时间关于“在不预设前提之下,不排除与大陆对话进行实质性对话”的谈话,是在放试探气球。不单止是要试探大陆方面的态度,能否在民进党不放弃“台独党纲”的前提下进行民进党与中国共产党的党际交流,而且更是在试探台湾“深绿”势力的态度,以便为其“十年政纲”最后定稿扫除舆论障碍。

  蔡英文作出此大动作,具有个人及“为公”的两层背景。在个人背景方面,自“双英辩”后,蔡英文的在民进党内支持度明显下滑。虽然这并不妨碍她能继续当选民进党主席,但有可能得票率将不会如原先预期般高,而且原来选情并不看好的尤清反倒会有不低的得票率,对她形成迫逼态势。甚至还会在党内滋生要借此将她拉下马的情绪集结,挑战她的“领导权威”。谢长廷在马英九就职两周年之日组织“反ECFA静坐”,并“诚意邀请”蔡英文参加,就是有“赠庆”之意。而党内掀起劝进她参选新北市长的浪潮,除了确实是在为民进党的前景着想之外,也含有不满蔡英文“没有担当”之意,或是不屑她“作为三星上将却无直接参与选战经验”。在深绿不满的情况下,蔡英文必须争取浅绿的支持,才能扭转不利局面。

  其实,蔡英文作为国际经贸法学博士,及曾参与“入关”谈判事务,并非不知ECFA有利于台湾经济的发展。只不过是既然担任了“凡中必反”的民进党的主席,就屁股指挥脑袋,扛起了反对ECFA的旗帜。但既然自己作为具有专业素养的国际经贸法学的博士,而且也是口才便给,反应灵敏,竟然在“双英辩”中输给了专业“不对口”的国际公法博士,且口才木讷的马英九,除了是辩论技巧运用的因素之外,显然也是因为ECFA是一个真理,对蔡英文本身来说也是“越辩越明”。她不得不思考,倘ECFA签署并实施之后,台湾经济确实因此而得益,未来民进党的发展前景是否会因此而受到窒碍的问题。而且,上海世博会的成功举办,也使不少民进党人人心波动,其“大陆观”悄悄发生变化,再加上台湾在40年后参加上海世博会,他们都希望能“躬逢其盛”。除了云林县长苏治芬借故提前参观之外,屏东县长曹启鸿也公开表示将会前往参观。其它的一些民进党骨干人士都将以各种名义前往参观。这不啻是等于在民进党内掀起了一股变相的“大陆热”。还有,民进党自己进行的民调也显示,大多数民进党人并不反对两岸交流。

  可以预见,未来的十年,无论是哪一个党执政,两岸交流都将会更为频繁。尤其是在作为框架协议的ECFA签署后, 在此框架之下的各种具体领域的协议的协商必将陆续进行。而大陆省级官员的访台活动,也有“大举南进”的态势,让民进党籍的南部市县行政首长“受宠若惊”。福建省长黄小晶在张铭清被推撞的台南市,不但没有受得到任何暴力对待,而且还受到了包括民进党籍在内的民意代表的热情欢迎。这一切都在显示,人心在变。民进党再也不能死抱“老死不与大陆往来”的僵化意识了。作为民进党的主席,她不能不适应这个历史发展趋向。

参与互动(0)
【编辑:吕展】
    ----- 台湾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