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记者眼中海峡论坛:释放思想 真诚重民生(图)(2)——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台湾新闻
    台湾记者眼中海峡论坛:释放思想 真诚重民生(图)(2)
2010年06月22日 10:20 来源:东南网-海峡导报   【字体:↑大 ↓小
“今日新闻网”记者庄雨琳
【点击查看其它图片】

“今日新闻网”记者庄雨琳:难忘论坛志愿者

  对厦门早就向往,尤其是琴岛鼓浪屿,更是心中此生必到之所的首选。这次因为采访第二届海峡论坛,首度前来厦门,对厦门各级单位承办如此盛大论坛的动员能力,留下深刻的印象。

  “海峡青年论坛”、“中华情·海峡缘综艺晚会”、“海峡论坛大会”、“两岸侨联和平发展论坛”、“两岸航空运输发展圆桌会议”……拿到活动表,一会儿在心中展开拉锯、思考着绝对不能错过哪些精彩论坛的采访工作,一会儿又纳闷,这么多元的论坛内容、这么紧凑的活动安排,没有经过事先精密的部署安排和演练,怎么可能把任务圆满完成?忙碌的采访行程之余,我用心上的余光来观察投入第二届海峡论坛的工作团队,惊喜发现,在快节奏的论坛各项活动中,他们的游刃有余、他们的体贴周到。

  有些说不出名字的论坛团队服务伙伴,总是给我们这些来自台湾、在论坛中来来去去的记者,最贴心的服务和最动人的眼神:职工论坛上那位引荐福建省总工会副主席赵志伟、协助完成专访的姑娘;中医药发展合作研讨会上帮忙提供详细论文资料的大哥;而论坛大会上,守在记者坐席区大门口提供志愿服务的漂亮女大学生,我知道,你拉开那扇重重的门,不会比我轻松多少。

  当然,还有许许多多陪了我们好多天、嘘寒问暖的大学生,像是梨梨、建飞、……而让我印象更为深刻的是,这边的年轻人不一样,团队工作和单打独斗,样样都难不倒。这样的人才加上干才,不正是迎向未来的绝佳“软实力”吗?!(庄雨琳)

    ----- 台湾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