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两岸农博会观察:两岸农业合作迎来又一春——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台湾新闻
    首届两岸农博会观察:两岸农业合作迎来又一春
2009年11月22日 23:04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中新网漳州十一月二十二日电 题:两岸农业合作迎来又一春

  中新社记者 林国瑞

  二十二家台湾农工商同业公会携手入驻漳州东南花都,在大陆分别设立首个工作联络处;

  七对漳州与台湾中南部乡镇签订农业相关产业对口交流合作协议,实现成功对接;

  十四家台湾农机企业与三家福建农机企业成功进行对接签约;

  十五家大陆台湾农民创业园抱团齐“吆喝”,吸引一批批台资企业、台湾农民……

  为期五天的首届海峡两岸现代农业博览会暨第十一届海峡两岸花卉博览会二十二日在福建漳州闭幕。借助这个平台,两岸农业界展开充分地交流,达成一项项合作成果,推动了两岸农业合作与交流向深层次、多领域迈进。

  万商云集 上演“嘉年华”

  本届博览会被誉为中国南方最大的农业盛会,突出两岸合作、南方特色和现代农业。一千一百五十七家参展企业,涵盖了福建省各设区市、台湾所有县市,以及来自上海、海南、广东、江西、浙江、香港、澳门等地,其中台湾企业多达二百八十一家。二十五个展区总面积达十八万平方米,有台湾农民创业园展区、闽台农业综合展区、台湾农产品展区、花卉展区、海洋与渔业展区和农机具展区等,规模盛大。展示品种包括农林牧渔业产品及加工品,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肥料、新农药、新机具,以及食品安全、商贸流通、观光休闲等相关产业项目成果和产品,达到一万多种;其中台湾直接参展的农业产品超过千种(件)。特别是花卉品种数量堪称历史之最,达二千八百多种,这些大部分是多年来从台湾或通过台湾引进。

  农业部、国台办、国家林业局、福建省政府的共同主办,让本届博览会成为继二00九年五月的海峡论坛之后,在福建上演的又一场两岸民间“嘉年华”。五天里,两岸的相关官员、专家、学者,纷纷前来助阵,嘉宾人数超过五千人;漳州花博园繁花似锦、人流如潮,各大展区交易火爆、商机无限。据官方不完全统计,博览会期间前来参观、考察的海内外游人和客商超过五十万人次。

  提升层次 主打“科技牌”

  博览会期间,与展区突出两岸农业发展成果、农业科技应用的主旨遥相呼应,“二00九海峡农业科技论坛”在漳州花博园隆重召开。来自两岸的近百名专家学者围绕“加强两岸农业科技合作,促进两岸农业产业升级”的主题,展开面对面的研讨。

  由九三学社中央、农业部、福建省人民政府、中国农学会、中华农学会共同主办的这个论坛,旨在借助九三学社科技人才突出的优势,搭建两岸农业科技交流对接平台,推动两岸农业交流与合作向更深层次发展。

  随后登场的闽台现代农业装备对接洽谈会,同样打出了“科技牌”。台湾中兴大学带来了蛋壳裂痕自动化检测系统、吸入式灯光诱虫器等多项农业技术。不但科技含量高,而且非常实用。

  该校相关负责人表示,这次把这些最新的技术带到展会来,就是希望能通过农博会这个大平台,把这些农业技术推广到大陆,让两岸的农民共同受益。

  深度对接 期待“零距离”

  台湾乡镇市民代表联合总会秘书长刘冠雄,率领了台湾高雄县、嘉义县、台南县和宜兰县辖区的七个乡镇代表团参会,与漳州辖区七个乡镇一对一签订了对口交流协议,涉及花卉、水果、咖啡、茶叶等农业产业。

  试水成功的刘冠雄激动地说:“我们台湾多年来一直都很重视农业的发展,研发投入有增无减,如今各项技术已经较为成熟。然而却深受土地、人口、市场等方面的掣肘,而大陆有着宽广的土地,巨大的市场。如果大陆与台湾能够精诚合作、优势互补,那么其潜力是不可限量的。”

  他还表示,之所以首选漳州,是由于漳州距台湾中南部最近,漳州与台湾语言语调相同,民风民俗相近,生活习惯相似,两地乡镇先行对接,有利于扩大双方基础交流、建立感情,也符合两岸人民的利益和愿景。

  博览会期间,“抢滩”大陆的不仅仅是台湾的基层乡镇,台湾二十二家农工商同业公会也在漳州分别设立海西联络处,便于今后开展产业对接与商务活动。

  对此,漳州市代市长陈冬表示,海西联络处的设置开创了两岸经贸往来的新篇章,为两岸经贸合作构建了一个常态化平台。漳州市一定竭诚服务,努力为台湾农工商协会开展工作创造一流条件,不断推动海峡西岸经济区与台湾农工商协会合作向纵深发展。(完)

    ----- 台湾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