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闽台缘博物馆评出年度十大新闻——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台湾新闻
    中国闽台缘博物馆评出年度十大新闻
2010年02月01日 12:35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资料图:2009年2月25日,“江泽民为中国闽台缘博物馆题写馆名揭彩仪式”在福建泉州的中国闽台缘博物馆举行。2008年10月,江泽民亲自为“中国闽台缘博物馆”题写馆名,馆名题字采用约2.6米见方、1.2毫米厚度的不锈钢贴24K纯金的金箔制作,镶嵌于博物馆主体建筑正面上方装饰墙。 中新社发 傅丹丹 摄

版权声明:凡注有“cnsphoto”字样的图片版权均属中国新闻网,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使用。

  中新网泉州2月1日电(曾董超 林永传)位于此间的中国闽台缘博物馆,按时间顺序评出了2009年度十大新闻:

  1、江泽民同志题写的中国闽台缘博物馆馆名揭彩。2月25日上午举行馆名揭彩仪式;

  2、接受台湾同胞及外国华侨等的文物捐赠。3月18日上午,台湾基隆市慈云寺将一件神龙净炉和五件清代剪粘捐赠该馆。4月17日,加拿大华侨向该馆捐赠寿山石雕“仁寿塔”模型。6月17日与8月26日,一台湾学者将其收集的278件古陶瓷标本捐赠该馆;

  3、温家宝总理等中央领导视察中国闽台缘博物馆。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于5月9日到该馆视察。中央组织部部长李源潮、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书记贺国强、中央宣传部部长刘云山也先后到该馆视察;

  4、承办首届海峡论坛“闽台姓氏族谱和涉台文物展暨宗亲恳亲会”。海峡论坛之“闽台姓氏族谱和涉台文物展暨宗亲恳亲会”5月中旬,由该馆主承办,是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闽台族谱展,共展示5759册姓氏族谱,涉及闽台姓氏141个,获得广泛好评;

  5、“情系闽台缘”征文活动圆满落幕。此次征文活动由中国闽台缘博物馆、中共福建省委教育工作委员会和青年团福建省委员会联合开展,共收到来自全国22个省市的1.6万多份征文作品。经专家评选委员会评选,有118名作者获奖,其中,台湾的三名学者荣获此次征文活动特别奖;

  6、举办闽台关系学术研讨与交流活动。6月29日,由中国闽台缘博物馆、华侨大学人文学院、台湾辅仁大学宗教学系联合主办的“闽台宗教与传统文化学术研讨会”在华侨大学陈嘉庚纪念堂举行。9月1日,“澎湖考古与闽台关系”座谈会在该馆召开,来自台北故宫博物院、福建博物院考文物古研究所等11名考古专家参加座谈。9月2日,台湾学者张光远先生在该馆学术报告厅举办以“简易认识三千年前古文字与实验考古学”为主题的学术讲座;

  7、举行“海峡西岸2009年台胞青年夏令营”活动。7月9日下午,由福建省人大台工委、省台办、省政协台港澳和外事委、省民革、省台盟、省台联、中国闽台缘博物馆共同主办的台胞青年夏令营在中国闽台缘博物馆隆重举行。来自台湾各地120多名大学生代表参加;

  8、《闽台缘》荣获福建省第一届博物馆陈列展览精品特别奖。福建省文化厅在9月29日公布该省第一届博物馆陈列展览精品评选结果,福建·中国闽台缘博物馆《闽台缘》荣获特别奖;

  9、举办“河洛:闽南人的原乡——河南新郑诸侯国青铜珍宝暨固始风情图片展”。此次展览系由中国闽台缘博物馆、中共河南省固始县委宣传部、河南省新郑市博物馆联合主办。展期从12月30日至2010年3月30日,长达3个月,是中国闽台缘博物馆开馆以来举办最长的一次临时性的专题展。此展主要展示河洛文明与闽台之间渊源关系,对增强闽台血缘与中原文化传承的认识,促进海外华人华侨对中华文明与根亲文化认同具有积极影响;

  10、全年接待观众人数突破百万。2009年中国闽台缘博物馆共接待海内外观众103.94万人,比去年同期增长58.2%,其中台湾同胞7.40万人,比去年同期增长122.9%。自开馆以来,已累计接待海内外观众261.45万人,其中台湾同胞19.85万人。(完)

    ----- 台湾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