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万年代”:两岸人员往来的幸福猜想——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台湾新闻
    “千万年代”:两岸人员往来的幸福猜想
2010年06月23日 14:10 来源:新华网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台湾中华统一促进党中央委员张孟崇组织了台湾南部的屏东、云林、嘉义三县的120名民众,前来厦门参加第二届海峡论坛。

  “其中多数是地道的台湾农民或者小企业主,从来没有来过大陆。”张孟崇说,他有120个邀请名额,结果却有四五百人报名。由于嘉义直飞厦门一天只有2个航班,报名者中很多人未能如愿。

  海峡论坛是一个旨在促进两岸民间交流的重要平台,首届于去年5月在福建的厦门等4个设区市举行。今年6月19日至25日,第二届海峡论坛在福建全部9个设区市举行。共襄盛举的台湾民众超过首届,突破万人大关,界别增加了10个,“草根性”更为突出。

  其中,来自岛内最基层乡镇、村里的普通民众占八成,中南部乡亲约占60%,许多人从未来过大陆。由于参与情形空前踊跃,近几日台湾到金门的空运航班、金门到厦门的海运航班班班爆满,航运业者甚至需临时增加班次。

  2008年5月以来,两岸关系步入和平发展的新阶段,双方人员往来也水涨船高,2009年达540万人次,创历史新高。今年1至5月,台湾同胞往来大陆196万人次,同比增长10.3%;大陆居民赴台66.6万人次,同比增长59%。

  中共中央台办、国务院台办主任王毅预计,今年大陆赴台游客将突破100万人次,两岸相互人员往来将超过600万人次。这宣告两岸人员往来即将步入双向百万人次的“百万年代”,也引发何时能进入双方合计达千万人次、双向各自达千万人次的“千万年代”的幸福猜想。

  从1949年到1987年,由于政治对立与军事对峙,海峡两岸“咫尺天涯”,几无人员往来。1987年后,两岸交流往来从无到有、从小到大,达致今天的大交流局面。但主管对台工作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在本届海峡论坛大会上指出,“目前,多数台湾同胞还没有来过大陆”。

  民众来往与沟通的不足,被观察家认为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继续向前推进的深层次障碍。如何在“三通”后实现“第四通”——心灵相通,已成两岸双方急需破解的重要课题。

  “人之相知,贵相知心。”贾庆林引用两岸中国人熟悉的西汉李陵《答苏武书》中的名句,来强调民间交流的重要性。他说:“两岸交流,归根到底是人与人的交流,最珍贵的是两岸同胞心与心的沟通。”

  在本届论坛上,大陆方面对台湾基层民众特别是从未来过大陆的台湾民众,张开更加热情的臂膀。贾庆林说:“我们热诚欢迎他们能够到大陆走一走、看一看,增进对大陆经济社会发展的直接了解,增加与大陆同胞的直接接触。”

  王毅表示:“我们愿意继续为台湾更多基层民众,特别是从没有到大陆来过的台湾同胞,创造参访机会,提供这方面的便利。”

  “王毅主任的这一表态是有‘含金量’的,”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院长刘国深教授说:“这意味着大陆方面将为台湾基层民众提供更多的参访机会,同时加大对两岸民间交流的资金支持,降低台湾基层民众来大陆的门槛,减少他们的费用负担。”

  值得注意的是,大陆方面此次突出强调大陆民众“知台”的重要性。贾庆林说:“我们也鼓励更多的大陆同胞到台湾各地尤其是中南部地区和基层民众中去,真诚与台湾同胞交朋友,认真倾听台湾乡亲的心声。两岸同胞完全应该常走动、多往来。”

  台湾南部重镇——高雄市议会议长庄启旺对此给予高度肯定。他说,希望大陆同胞多到南台湾观光、做生意,希望增加高雄小港机场直飞大陆的航班……“这些‘希望’如能实现,将是给南台湾所有乡亲、农民最实质、最贴心的礼物。”

  “大陆方面的态度非常积极,也有明确的政策方向。”刘国深说,“如果台湾方面能给予积极回应,双方都努力创造条件和便利,那么两岸人员相互往来‘千万年代’的到来将不会很遥远。到那时,破解两岸关系面临的各种难题将具有更坚实的民意基础。”(陈斌华 胡苏 李慧颖)

参与互动(0)
【编辑:李娜】
    ----- 台湾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